晚岁习禅寂,已无世上情。
如何深夜里,犹自感秋声。

【注释】

杂兴:即“即事”。

晚岁:晚年。

习禅寂:学佛修禅而达到心静的境界。

已:已经。

无:没有。

世上情:世俗的感情。

如何:哪里。

深夜里:深夜时分。

犹自:还、却。

感:感触。

声:声音,指秋虫鸣叫的声音。

【译文】

在晚年学佛修行到了一个宁静的境地,对尘世间的名利看得很淡,所以没有什么世俗的情感。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仍然会听到那蟋蟀的叫声,心里不禁生出一种凄凉的感觉。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晚年隐居期间,表现了诗人晚年学佛修行的心境,以及他对自然界和人生的感受与体悟。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晚年学佛修禅,达到了心静如水的境界,对世俗名利已无所动心,因此不再为世间情感所困扰。这里,“晚岁”二字,既表明了时间,又突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态;“习禅寂”三字则描绘出了他修行的环境和心境;而“已无世上情”一句中的“情”,既是对世俗名利的否定,也是对人间情感的超脱。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然的感受,他在寂静的夜晚,听到了蟋蟀的叫声,这种声音让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岁月,心中不免生出一丝凄凉之感。这里的“深夜”、“犹自”、“感”三个词,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感人。

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写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示了他对于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同时,它也体现了作者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