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坐更深香自焚,行年八十断声闻。
已知阴魄随风尽,何处法身逐化分。
滤水有罗仍挂壁,乡人结社竞参坟。
禅家寂灭休垂泪,为买碑刊大鉴文。
悲性聪和尚
每坐更深香自焚,行年八十断声闻。
已知阴魄随风尽,何处法身逐化分。
滤水有罗仍挂壁,乡人结社竞参坟。
禅家寂灭休垂泪,为买碑刊大鉴文。
注释:
- 悲性聪和尚:悲性聪和尚是诗中的主要人物,他可能是一位高僧或者学者,对佛教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 每坐更深香自焚:悲性聪和尚在深夜里独自修行,点燃熏香来净化心灵和身体。这种修行方式在佛教中很常见,被称为“焚香禅定”。
- 行年八十断声闻:悲性聪和尚已经活了八十岁,但他仍然坚持不懈地学习和修行,没有放弃对佛法的追求。他的智慧和毅力让人佩服。
- 已知阴魄随风尽:悲性聪和尚知道,他的肉体已经死亡,灵魂已经离开身体,就像风中的烟雾一样消散在空气中。这是佛教中的一种观念,认为人死后的灵魂会随着风飘散到其他地方。
- 何处法身逐化分:悲性聪和尚在寻找他的法身(佛教中的真我),但最终发现他的身体已经化为尘土,无法找到他的法身。这是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叹,也是对生死轮回的一种认识。
- 滤水有罗仍挂壁:悲性聪和尚在清理墙壁上的蜘蛛网时,发现了一张破旧的罗网,这张罗网曾经用来捕捉小昆虫。这象征着过去的岁月和经历,就像这个罗网一样已经过时并被抛弃。
- 乡人结社竞参坟:悲性聪和尚在乡村中看到人们结社参加祭祀活动,这些活动通常是为了纪念祖先和逝去的亲人。这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家族传统的重视。
- 禅家寂灭休垂泪:悲性聪和尚虽然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但他依然保持一种宁静的心态,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即使面对生死离别的痛苦,他也选择坚强地面对,而不是流泪。
- 为买碑刊大鉴文:悲性聪和尚想要为他的一生留下一些文字作为纪念,他决定购买一块碑石来刻下他的生平事迹。这些文字和碑石将成为他人生经历的见证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