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亭曲槛石泉幽,古壁苔花偈半留。
何代金银开上界,常时松柏似深秋。
娟娟汾月寒摇磬,细细霍云晚抱楼。
此地最宜消渴病,人间炎海不胜愁。

冷泉寺

小亭曲槛石泉幽,古壁苔花偈半留。

何代金银开上界,常时松柏似深秋。

娟娟汾月寒摇磬,细细霍云晚抱楼。

此地最宜消渴病,人间炎海不胜愁。

注释:冷泉寺: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的灵隐寺。冷泉:指灵隐寺旁的冷泉亭。曲槛(quàn):曲折的栏杆。石泉:指冷泉亭边的清冽泉水。何代:何时,哪一代。金银:比喻佛教经文。上界:佛教用语,指天界。常时:平时,平常时。深秋:秋天。娟娟:形容月亮明亮的样子。霍云:即霍雨,指傍晚时分下起的大雾。消渴(jiē)病:指因口渴难耐而引起的疾病。炎海:炎热如海。胜:能够承受得住。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冷泉寺景色的诗,通过对冷泉寺周围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经文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首句“小亭曲槛石泉幽”描绘了冷泉寺小亭旁边的石泉水清澈幽深的景象,为后文的描写打下了基础。接着,“古壁苔花偈半留”通过描写古壁上的苔藓和留下的佛经偈语,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敬仰之情。接下来的两句“何代金银开上界,常时松柏似深秋”则将目光转向了佛教经文中所提到的“金银”“松柏”,暗示了佛法的高深与永恒。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担忧,认为人们在炎热的夏天容易感到口渴,就像佛教经文所说的“常时松柏似深秋”。最后两句“娟娟汾月寒摇磬,细细霍云晚抱楼”则是通过描绘夜晚冷泉寺周围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经文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之情。整首诗通过描绘冷泉寺的美景以及其中的佛教经文,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敬仰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