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石桥客漫过,踌蹰晋国旧山河。
桐圭尚琐叔虞庙,碧玉新传李白歌。
地接仙源瑶草长,天连朔塞暮云多。
当年霸业今何在,满目烟霞带薜萝。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内容为:
春到石桥客漫过,踌蹰晋国旧山河。
桐圭尚琐叔虞庙,碧玉新传李白歌。
地接仙源瑶草长,天连朔塞暮云多。
当年霸业今何在,满目烟霞带薜萝。
译文:
春天到来石桥上,行人来来往往经过此地。伫立观望,感叹晋国的旧山河。
桐圭庙依然保存着,但已经无法找到那位琐叔虞了;碧玉碑上刻着李白的诗歌,让人想起昔日的辉煌。
这里连接着仙源瑶草生长的地方,而北方的要塞也能看到连绵的山脉和傍晚的云雾缭绕。
当年的雄图霸业如今在哪里呢?眼前只有烟雾弥漫的山峦和布满薜萝的树木。
注释:
- 晋祠次程古川韵:这首诗可能是程古川创作的《咏晋祠》,晋祠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是为纪念晋国诸侯文公而建。
- 春到石桥客漫过:春天来临,人们来到石桥上行走。
- 踌蹰晋国旧山河:作者站在石桥上,遥望晋国的山河大地,感慨万千。“踌蹰”意为徘徊、沉思。
- 桐圭尚琐叔虞庙:桐圭庙,即桐城古刹,位于安徽省桐城市。此处提到的“琐叔虞”,指的是传说中的周代贤人叔虞。
- 碧玉新传李白歌:碧玉碑上新刻有李白的诗歌,展示了他的才华。
- 地接仙源瑶草长:这里的“仙源”,可能是指仙境般的自然风光或传说中美丽的土地。“瑶草”,是一种珍贵的植物,常被用作比喻美好的事物。
- 天连朔塞暮云多:天空与边境相连,远处可以看到晚霞中的云彩。
- 当年霸业今何在:回顾过去的辉煌,感叹如今的衰落和没落。
- 满目烟霞带薜萝:眼前的景象是烟雾笼罩的山峦和遍布薜萝的树木,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晋祠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首句“春到石桥客漫过”描绘了春天时节,人们在石桥上行走的场景。颔联“踌蹰晋国旧山河”则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历史的感慨和怀念。颈联“桐圭尚琐叔虞庙,碧玉新传李白歌”赞美了桐城古刹和碧玉碑上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敬仰。尾联“地接仙源瑶草长,天连朔塞暮云多”则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边疆的壮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回望,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才情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