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际开瑶馆,銮舆几度过。
日回双阙迥,云傍九陵多。
承露空仙掌,沿阶自绿萝。
夜深清吹发,犹忆旧鸣珂。

【注释】

宿回龙观:在今北京市西直门外。回龙观,地名,相传因观中建有回龙阁而得名。

沙际(yì):沙洲上。瑶馆:指瑶台,仙界所居的宫室。

銮舆:帝王的车驾。几度:多次经过。

日回双阙迥:太阳西斜时,皇宫的双阙楼显得格外远。双阙,皇宫前的两座高大的门楼。

云傍九陵多:云气环绕着众多的陵墓。九陵,汉文帝、景帝、武帝等皇帝的陵墓,共九座。

承露空仙掌:仙人的手掌承托着天庭之露。仙掌,神话传说中仙人用玉做成的手托承露盘。

绿萝:藤萝植物。这里比喻台阶上的苔藓。

清吹发:清凉的风吹拂过来。

忆旧鸣珂:回想昔日车马声。鸣珂,古代一种用玉做的马络头,其上常饰以铃铛,声音悦耳。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宿回龙观》。

首联“沙际开瑶馆,銮舆几度过”,写夜宿于回龙观,宫殿巍峨高耸,映入眼帘,令人心旷神怡,不禁想起汉武帝时曾在这里筑起瑶台,使天下士子皆向往。“沙际”句化用李白“疑是水精宫,尽入珊瑚中”诗意,描绘出瑶台高耸入云的景象。“銮舆”句写皇帝的车驾,几次从这里经过,可见此地地位重要。

颔联“日回双阙迥,云傍九陵多”,“双阙”指汉长安城未央、建章两殿的阙楼;“九陵”指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的陵墓群落。这两句是说太阳西斜了,从双阙望去,那九座帝王的陵墓高耸云霄,云雾缭绕其间。“日回”、“云傍”,写出了帝都长安的雄伟与壮阔,也烘托出了自己身处帝都的豪情。

颈联“承露空仙掌,沿阶自绿萝”,“承露”,传说中仙人手能承露,这里用以形容瑶台之高;“自绿萝”,即自生藤蔓,暗喻自己虽无权势却仍想干一番大事业。

尾联“夜深清吹发,犹忆旧鸣珂”,写夜深人静之时,一阵清风袭来,吹散了尘世的纷扰,让人想起了往日辉煌的事业,那些曾经驰骋疆场的马蹄声,如同玉制的号角响彻云霄。

整首诗通过描绘帝都长安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辉煌岁月的回忆与思念,同时流露出对现实政治斗争的无奈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