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来三百里,才见此孤村。
自有干戈后,惟馀老稚存。
山川空对客,风雪不关门。
邻壁何人住,哭声夜尚吞。
【注释】
宿土明村:夜来投宿的人家。
干戈:指战争,古时候兵器。
惟馀老稚存:只有年长者与年幼的还存活着。
吞:咽下或吞咽。
【译文】
北方来三百里路,才见到这个孤独的村庄。
自有干戈后,只剩下老少的人们在生存。
山川对客空对客,风雪不闭山门。
邻壁何人住,夜晚哭声还在响。
赏析:
《宿土明村》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战后萧条荒凉的景象,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首联写诗人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荒凉孤寂的山村;颔联写战乱之后,人们无家可归,只能流落他乡,老弱相依为命,而儿童则在哭泣中度过漫漫长夜;颈联写诗人看到这凄凉景象,不禁感叹世事沧桑,人事已非;尾联写诗人在山村投宿,看到村民们流离失所、生活艰辛,内心充满同情和感慨。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深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