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万言书,曾传玉殿胪。
才非时所用,心与道相符。
注易山名卜,为农谷似愚。
不因宾帝胄,事业讵能无。
汾州赠孔文谷先生二首 其二
早晨,我给您写了很多封书信,也曾把您的名次告诉玉殿的官员。
我才能不足,不能像您那样被重用;我的志向与您一致,我们志同道合。
我在山中找到一块石头,占卜后觉得它像愚公移山一样合适,因此把它送给您做农具。
我不因为自己是帝王的后代就放弃事业,事业岂能就此终止?
早上万言书,曾传玉殿胪。
才非时所用,心与道相符。
注易山名卜,为农谷似愚。
不因宾帝胄,事业讵能无。
汾州赠孔文谷先生二首 其二
早晨,我给您写了很多封书信,也曾把您的名次告诉玉殿的官员。
我才能不足,不能像您那样被重用;我的志向与您一致,我们志同道合。
我在山中找到一块石头,占卜后觉得它像愚公移山一样合适,因此把它送给您做农具。
我不因为自己是帝王的后代就放弃事业,事业岂能就此终止?
《八月初八日饮刘参戎对月亭》是明代诗人杨巍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亭静之夜的美景以及与友人共饮的情景。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有着较高的成就,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下面将逐句进行赏析: 1. 诗句解读: - 亭静月娟娟:“亭静”形容环境宁静,没有喧嚣,给人以平和的感觉;“月娟娟”则指月亮明亮而美好,给人一种温柔、宁静的感受。这里的“静”字还暗示了时间的静止
宿太安驿 长路客心倦,悬崖暮景斜。 壑深云并黑,夜久月初华。 短烛啼山鬼,高风动塞笳。 王城知渐近,犹自梦烟霞。 注释: 1. 长路客心倦:长途旅行的游子,内心感到疲惫。 2. 悬崖暮景斜:傍晚时分的景色,悬崖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倾斜。 3. 壑深云并黑:深深的山谷里,云雾弥漫,天色变得暗淡。 4. 夜久月初华:夜晚漫长,但月亮的光芒逐渐出现。 5. 短烛啼山鬼:用短小的蜡烛照亮
雪后风兼起,山空路转寒。 岂堪多病体,犹未歇征鞍。 下驿灯来少,盘河夕渡难。 海乡茅屋在,高卧羡袁安。 我将深入解析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诗人简介:杨巍(生卒年不详),字子升,号东里,明代著名诗人,其诗歌作品以豪迈激昂为主,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他的作品在当时广受赞誉,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句原文与注释: - “雪后风兼起,山空路转寒。” ——
【注释】 盘陀:指曲折。次韵二首:第二首诗的韵脚与第一首诗相同。岁晚犹行役(yīn),犹:还。年老体衰,还奔波在外当官。带雪高:山道上积雪很高,路难行走。双鬓改:两鬓已斑白。国计:国家的财政收支状况。此心劳:此心牵挂着国家的事。暗涧冰冲断:涧中暗处冰层被冲断了。危峰天植牢:危崖上长出了牢固的树木。今宵应不寐,霜月满亭皋(gāo):今夜应当睡不着觉,因为月光皎洁,照在亭台上。 【赏析】
【注释】 役役:奔波不停的样子。怜:怜悯,同情。役役:指劳苦奔波。 驱车(qūchē):驾车出行。西复东:从西往东走。 客心:旅居异乡的游子之心。塞草:荒凉的地方生长的杂草。 世事:世间的一切事物。入:进入。秋风:比喻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簿书:官府文书。倦:疲倦。 只应:只应该。沧海:大海。 高坐:端坐在上。学渔翁:像渔翁一样悠闲自在地生活。渔翁:在《庄子·刻意》中,有一则故事
注释: 怅望空垂泪,淹留岂为官。 君亲情独苦,去住意俱难。 野阔山云暮,风高塞草寒。 几时拜家庆,莱彩一承欢。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了作者在塞上的孤寂生活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诗作。 1. “怅望空垂泪” - "怅望":形容作者因思念家乡而感到惆怅。 - "空垂泪":指泪水不自觉地流下。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2. “淹留岂为官” - "淹留":长时间停留在某地
注释: 行板桥山中:在行板桥山的山中行走。 霜崖出野馆:白色的山崖从野外的馆舍中露出来。 苔径入松云:长满苔藓的小径通向松树和云雾之中。 峦气晴还湿:山峰的气息在晴朗的天气下仍然湿润。 水声断复闻:水流的声音时断时续,又再次传来。 隐居惟此好:只有隐居在这里最好。 讵敢负明君:岂敢辜负贤明的君主。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行板桥山中的所见所感。首联描绘的是诗人登山途中的景象
武乡 万壑斜阳里,寥寥一县楼。 所经多乱石,几处是平畴。 甲岭雪长在,漳河冻不流。 民生困已极,那忍更徵求。 注释: 武乡:指武乡县。 万壑:无数的山间壑谷。斜阳:夕阳,这里指黄昏。 寥寥:空荡,这里指荒凉。 县楼:县衙的楼房。 所经:经过的道路。 多乱石:有许多石头。 几处:几个地方。 平畴:平坦的原野。 甲岭:指太行山的主峰之一,位于今山西省壶关县境内。 雪长在:山上的积雪常年不化。 漳河
过鹞子峪 十里松间路,松声杂鸟声。 山云多变态,野水自纵横。 古木题诗坐,悬崖下马行。 可怜幽绝处,只是近边城。 【注释】: - 过鹞子峪:通过鹞子峪的旅程 - 十里松间路:在松树之间走了十里路 - 松声杂鸟声:松树叶子发出沙沙的声音,加上鸟叫,形成美妙的自然声音 - 山云多变态:山上的云彩变化无常 - 野水自纵横:野外的水流动自如 - 古木题诗坐:古代的树木上刻有诗歌 - 悬崖下马行
【解析】 题干“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考生对诗歌的内容进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本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如第一句“我过王义镇”,点明地点、时间和作者的身份;第二句“白日掩柴荆”,写出了王义镇的环境。第三句“飒飒风沙起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以及表达技巧的理解和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内容,包括诗词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接着是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即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然后是了解并掌握常用的诗歌表达技巧,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还要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如炼词、对仗等。最后,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诗歌。 “故关别任柏溪”意思是:旧时的朋友如今在何方?任柏溪。这是第一句,交代了送别的地点
过青蒿镇 野店愁过日,悠悠驿路斜。 黍禾将岁暮,窑洞几人家。 雷响千山雨,风啼独树鸦。 客心向谁好,关塞是天涯。 译文: 经过青蒿小镇, 客栈里度过忧愁的日子, 驿站路上的小路倾斜。 黍苗即将收割完毕, 简陋的窑洞住着几家人。 雷声响彻山谷,大雨如注, 风在树林中呼啸,孤鸦在树上哀鸣。 我的心思无人可以倾诉, 边疆的关口遥远难达。 注释: - 过青蒿镇:经过青蒿小镇 - 野店愁过日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句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分析理解。“春风吹户牖,芳草遍庭除。嗜酒无馀俸,多愁懒著书。”这四句是写诗人因春天的到来而感到高兴,并由此想到要与兄弟一起归隐。“归欤”二字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欲归的愿望。 【答案】 译文: 头上裹着巾,坐在花前树下,忽然间像在林下居所一样。 春风从门窗吹进来,庭院中芳草长满
【注释】 汾州:今山西汾阳。 孔文谷:名不详。 栖栖客:忙碌奔波的游宦者。 得升贤者堂:能登上贤者的殿堂,指做官。这里用典自《论语•子张》:“子曰:‘仕于富之谓贫,学干禄之谓辱。’” 早闻经济志:早先听到你的志向。 今见鬓毛苍:现在看到你已白发苍苍,指年老体衰。 两汉看文体:汉代文学家、政治家董仲舒有“内圣外王”之说,这里以“两汉”代指董仲舒、司马相如、扬雄、班固等。 终年入醉乡:终年沉醉在酒乡
【注释】 宿土明村:夜来投宿的人家。 干戈:指战争,古时候兵器。 惟馀老稚存:只有年长者与年幼的还存活着。 吞:咽下或吞咽。 【译文】 北方来三百里路,才见到这个孤独的村庄。 自有干戈后,只剩下老少的人们在生存。 山川对客空对客,风雪不闭山门。 邻壁何人住,夜晚哭声还在响。 赏析: 《宿土明村》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战后萧条荒凉的景象,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
【诗句解析】 近报干戈息,遥瞻日月新。 乘骢趋北阙,遗惠泣西人。 道路千山霁,莺花上国春。 王褒能献颂,不祀碧鸡神。 【注释与赏析】 - 近报干戈息:近期传来消息说战争已经停止。 - 遥瞻日月新:远望天空,看到太阳和月亮都显得格外明亮。 - 乘骢趋北阙:骑着骏马向北的宫门进发,表示即将返回朝廷。 - 遗惠泣西人:因为皇帝的恩泽而哭泣的人在西边。 - 道路千山霁:道路上的千座山峰都已经放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