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帻花前坐,忽同林下居。
春风吹户牖,芳草遍庭除。
嗜酒无馀俸,多愁懒著书。
归欤桃岭上,兄弟共耕锄。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句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分析理解。“春风吹户牖,芳草遍庭除。嗜酒无馀俸,多愁懒著书。”这四句是写诗人因春天的到来而感到高兴,并由此想到要与兄弟一起归隐。“归欤”二字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欲归的愿望。
【答案】
译文:
头上裹着巾,坐在花前树下,忽然间像在林下居所一样。
春风从门窗吹进来,庭院中芳草长满。
嗜好喝酒没有多余的俸禄,多愁懒于著述。
归去吧,我愿同兄弟一道回到桃岭上去。
注释:
①帻(zé):古代头巾;花前坐,指春天来到的时候,诗人坐在花前树下。②居:居住之所。③风: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和暖的气息,“户牖”泛指门户、窗户之类,“吹户牖”形容春风温暖地吹进屋内。④芳草:泛指春天的草木。⑤馀俸,即俸余,指剩余的薪俸。⑥著:写。
赏析:
《春日寄怀》以“春日”为题,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及渴望归隐田园的向往。
首联写春天的到来。“岸帻花前坐”,意思是头戴方巾,坐在花丛中。“岸帻”,是古代一种装束,即把头发束成发髻,再戴上方形的头巾。《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字仲宣,山阳西淮人,年十四时,往见大将军曹公。时曹操在谯门外驻马观兵还,遇诸途。先时,粲父早卒,遗孤未存……遂与粲游学数十载,本有轻财好施之名,既去依操,操甚敬焉。时又值天下大乱,道不通,还乡国。乃作尺牍与曹操,陈得失十数端。”“忽同林下居”,意思是忽然间仿佛回到了林下的居所。“忽同林下居”中的“忽同”一词,既表明自己已经回归到了故乡,又表现出一种惊喜的心情。
颔联“春风吹户牖,芳草遍庭除”,意思是春风从门窗外吹进来,庭院里芳草长满。春风,即春风,指温暖的春季的风。“芳草”,指的是春天的草木。“尽”字,在这里表示“全部”的意思。“芳草遍庭除”中的“遍”字,表现了春天芳草茂密的美景。
颈联“嗜酒无馀俸,多愁懒著书”,意思是嗜好喝酒没有多余的薪俸,多愁少力懒得写书。“嗜酒”,意为喜欢饮酒。《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人佣耕,辍于市陌,而忘其归。’”此处借管仲之典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多愁”,意思是忧愁太多。“懒著书”中的“著”字,表示写作的意思,这里的“著书”是指写文章。“无馀俸”,意思是没有多余的薪俸。“多愁懒著书”中的“无馀俸”与“懒著书”相照应,都反映了诗人的无奈与失意。
尾联“归欤桃岭上,兄弟共耕锄”,意思是回去吧,我愿意同兄弟一道回到桃花岭上去。“归欤”,在这里表示归去之意。“兄弟”,在这里指的是兄弟二人。“共耕锄”,意思是共同耕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渴望过隐居生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