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塞行将遍,三秋岁欲残。
故乡归未得,客抱向谁宽。
云送台山暝,风吹关树寒。
干戈正扰攘,何处可凭栏。
【注释】
雁门:古郡名,在今山西省代县。九日:指九月九日的重阳节。行将遍:快要走遍。三秋:一作“三秋”。岁欲残:一年将近结束。故乡:指北方家乡。归未得:回家没有成功或未能实现。客抱向谁宽:身在异乡,心情烦闷,无所依托。
云送台山暝,风吹关树寒。
【译文】
我即将走遍边塞,秋天已近尾声。
家乡归家无望,心事难平。
天边的云彩送走了夕阳下山的时刻,关山之北的树林一片凄凉寒冷。
国与家的战争正闹得不可开交,何处能让我停步登高呢?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初入仕途时所作,表达了作者渴望归家、对国家战事的担忧及无奈之情。
首联“九塞行将遍,三秋岁欲残。”意思是说自己即将走遍边塞,秋天已经接近尾声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将要开始的旅程的期待和对季节更替的感慨。
颔联“故乡归未得,客抱向谁宽。”意思是说,虽然心中思念家乡,但因各种原因,却未能如愿以偿。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奈,这种情感深深地触动了他内心的波澜。
颈联“云送台山暝,风吹关树寒。”描绘了一幅边塞夜晚的景象:天空中的云朵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夜晚而送别,关山之北的树木在风中摇曳,似乎也在为战争而感到寒冷。这两句诗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尾联“干戈正扰攘,何处可凭栏。”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战事的关注和忧虑。他认为战争正处在混乱之中,无法找到可以依靠的地方。这一联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和平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和战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思。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