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凛冽霜白,炉心榾柮春红。
寒栗煨香巳熟,冻醪泛漾初融。
病起一阳来复,吟成长夜方终。
耿耿青灯背壁,影射梅花树东。

【注释】

墙头:墙角。凛冽:寒冷刺骨。榾柮(huáng):柴,柴草。春红:指柴草燃烧后发出的香味。寒栗:冷得发抖。煨(wēi):煨烤。香:香气浓郁的香料。已熟:已经燃尽。冻醪:指酒。泛漾:指液体流动、扩散的样子。一阳来复:古人认为冬至之后阳气开始回升,故称“一阳来复”。吟长夜方终:吟诵了一整夜的诗篇才结束。耿耿:形容灯焰明亮而持久。青灯:青色的油灯。影射:影子映在墙上。梅花树:指墙角边的梅花枝。

【赏析】

此为纪晓岚晚年所作七律一首。纪晓岚,字子言,一字武仲,号石泉,又号阅微草堂主人;清乾隆年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晓岚一生著作颇丰,有文集20余种,其中以《阅微草堂笔记》最为著名。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冬天的一个晚上读书吟咏的情景。

前四句写冬夜读书之景:寒风凛冽,霜白满地,炉火正旺,炊烟缭绕,室内外一片寂静,只有那盏孤灯在发出幽幽的光亮;诗人披衣而坐,手执书卷,凝神沉思,时而抬头望窗外,只见那棵墙角边的梅花树在夜色中隐隐约约,似乎在向诗人招手。

后四句写冬夜读书之思:寒气逼人,诗人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于是便将手中的书卷放下,点燃了一支香来驱散寒冷。这时,一阵风吹进来,那支香也随风飘去了。诗人只好重新点燃一支香,但香已经燃尽了。这时,门外传来了阵阵酒气,原来是邻居家正在煮酒,那声音时高时低,时大时小,不绝于耳,诗人忍不住又拿起笔来写诗。

最后两句写诗人吟诗之志:过了好一会儿,诗人终于写完了诗稿,然后点上灯,继续吟咏。这盏灯一直亮着,直到天亮。这时,诗人忽然发现墙上的影子映出了一株梅花树,于是心中豁然开朗,感到无比惬意。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冬夜读书图,展现了诗人在严寒的夜晚里苦读不辍的精神风貌。同时,这首诗也是纪晓岚对自己晚年生活的一种回忆与反思。他深知自己年事已高,身体渐弱,于是便更加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希望能够为后人留下更多的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