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石上起,泉从石下落。
多少游山人,长啸倚山阁。
晓钟有云出,晚钟有云归。
游人应未惯,忽讶云生衣。
【注释】归云阁:即指倚山的楼阁。
【赏析】
此诗写游山人观云之趣,以“倚”字为题,点明凭高俯瞰、远眺云物之意。开头二句用拟人的笔法,把山中的云雾写得栩栩如生:“云从石上起,泉从石下落。”“起”与“落”都是动词,“石上”是状语,“起”、“落”是谓语,“云”作宾语,“泉”亦作宾语。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山间云雾变幻无穷的妙趣,又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三、四两句承上面两句而来,进一步描绘了云、泉的动态。“多少游山人,长啸倚山阁。”意思是说:有多少游历名山的人啊!他们常到山中登阁远望,倚栏长啸,流连忘返。“长啸”二字,不仅写出他们的神态,更表现了他们的心情,仿佛在向山中的一切致以深深的敬意。“晓钟有云出,晚钟有云归。”这是全篇的结穴之处:“晓钟”和“晚钟”,是时间的标志;“出”和“归”,是云的变化,这里暗喻着游山人的行踪。“游人应未惯,忽讶云生衣。”意思是说:“那些游历名山的人应该还没有习惯吧?忽然之间却惊讶于山间的云气竟好像长上了衣裳。”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游历名山的人还不曾习惯呢,可是他们惊奇地发现,山中云雾缭绕,竟像长上了一件衣衫,令人感到新奇。“忽讶云生衣”,既是对前面两句的描写作了概括,又是对全篇主题思想的深化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