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荧沙市灯,紞紞黄潭鼓。
悠悠隐后帆,遥遥认前渚。
【注释】
①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位于长江中游,汉水、沅水交汇处。
②荧荧:灯光闪烁的样子;沙市:古城名,在今湖北江陵县西南。
③紞(dān):《诗》中“黄钟”的音译,一种乐器名称,此处泛指鼓声。
④后帆:船后的帆篷。
⑤前渚:前面沙滩上的小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陵时所作,写诗人夜行江上所见景物,并由此生发出感慨。首句先点出地点、时间及节令;次句以灯火和鼓响烘托江上夜色之浓,气氛之静;三四句则写远望江中舟帆和近看沙洲景色,表现作者内心的感受。
诗的前三句,分别写灯与鼓,帆与洲,虽然各自独立成章,但在艺术构思上又互相配合,浑然一体。“荧荧”,指灯火闪烁,形容灯光映照得如萤火一般,给人以朦胧之感;“紞”,指鼓声,这里用拟声词“紞紞”来描写,使人仿佛听到那节奏明快的鼓声。这两句写景,虽无一字抒情,但已将江上景色写得十分生动逼真。接着,诗人笔锋一转,由写景转入抒情。“悠悠”、“遥遥”,都是形容帆影的词语,这里用以形容帆影摇曳、飘忽不定。“隐后帆”,即看到帆影在远处隐隐约约地出现;“认前洲”,则是看到洲滩在前面不远处。这两个动词,不仅写出诗人夜行时的心情,而且表现出他目光敏锐而又略带迷茫的神情。这样,既把读者引入了诗人当时的生活环境之中,又为下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诗的最后一句,既是对前面的补充,同时也是对全诗的升华。“隐后帆”与“遥认洲”两个动作的重复,使诗人那种隐约而难觅的心境更显突出,同时也暗示了他因久处宦途而感到前途渺茫、心绪不宁的复杂心情。“灯”字和“鼓”字在这里都有所寓意,灯暗寓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鼓则暗喻着官场的喧嚣争斗。这种借物抒情的艺术手法,是古典诗歌常用的表现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