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霭红尘此地分,飞岩削壁迥人群。
穆王马迹何曾至,望帝鹃声绝不闻。
春夏未消千古雪,阴晴尝见一溪云。
支筇石上宁辞倦,采药名山喜共君。

杨慎的《峰顶卧云庵二首其一》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的佳作。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峰之高远、云海之变幻以及作者内心的沉思,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和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解析:

诗句及注释

  1. 青霭红尘此地分:青翠的云雾在这里显得分外清晰,如同人间的喧嚣被隔离。这里的“青霭”指的是山间缭绕的薄雾,给人以朦胧美;而“红尘”则常用来形容人世间的纷扰与繁华。此处表达了诗人在高处独享宁静,远离尘嚣的境界。
  2. 飞岩削壁迥人群: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让人感到一种震撼的力量。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景色的壮阔感,也象征着诗人面对困难时不屈的精神态度。
  3. 穆王马迹何曾至:传说中周穆王曾经到达过此地,但现实中的马迹早已消失无踪,象征着历史的遥远与现实的虚无。这里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人物踪迹的感慨。
  4. 望帝鹃声绝不闻:传说中的望帝化作杜鹃鸟,其啼声凄厉,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这既是对历史传说的陈述,也是对自然界生命力的一种赞美。
  5. 春夏未消千古雪:春天和夏天的炎热并未能消融这里的千年积雪。这句诗表达了自然景物的恒久不变,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6. 阴晴尝见一溪云: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总能看到那如梦似幻的云彩。这里的“阴晴”不仅指天气的变化,也象征着人生中的起落无常。
  7. 支筇石上宁辞倦:即使疲惫不堪,也要坐在石头上休息。这里的“支筇”是一种古代旅行时携带的拐杖,象征着不畏艰辛的探索精神。
  8. 采药名山喜共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前往名山采药,这是一段愉快的旅程。这里的“名山”不仅是自然的美景,也是文人墨客追求的精神寄托所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峰顶卧云庵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自然风景图。诗人通过对四季变化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同时,通过对历史传说的引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整首诗既体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反映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是一首集自然美、人文情怀于一体的经典之作。

《峰顶卧云庵二首其一》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更是一首蕴含深意的哲理诗。它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中的珍贵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其深远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