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远元江风土偏,彝民古朴尚依然。
居家有米无烦镪,入市需盐不用钱。
十树槟榔中户产,两栽粳稻上农田。
难堪炎气经年盛,腊月犹如六月天。
【注释】
元江:指云南元江县,今属云南省。杂纪:即《元江杂记》,是清光绪年间编纂的一部地方志书,记述了元江的风土人情、物产资源和历史文化等内容。
荒远:荒凉偏远。偏:不齐。
彝民:指当地少数民族人民。
居家:家中。无烦镪(qiàng ):没有多余的钱财。烦镪,古时货币的一种,泛指钱币。
入市:进入集市。需:需要。
十树槟榔:种植十棵槟榔树。中户产:中等人家的财产。
两栽粳稻:种植两种稻谷。上农田:在田地里耕种。
难堪:难以忍受。炎气:夏季的炎热气候。经年盛:全年都很炎热。
腊月:农历十二月,农历一年的最后一个月。犹如六月天:仿佛是六月天气一样炎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云南元江县自然风貌及当地民族风情的诗。
首句“荒远元江风土偏”,开宗明义,点出元江的地理环境偏僻落后,与中原地区相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次句“彝民古朴尚依然”,进一步描绘了当地民族朴实无华、淳朴勤劳的生活态度。
第三句“居家有米无烦镪”,揭示了当地居民生活简朴,即使家有余粮也无需多余的钱财。这一描述既体现了当地的经济状况,也反映了当地人的节俭美德。
第四句“入市需盐不用钱”则展示了当地市场的繁荣景象。在这里,人们购买食盐不需要花费金钱,这反映了当地市场的独特交易方式,也体现了当地人的务实精神。
接着两句以种植作物为例,进一步描绘了当地丰富的物产资源。“十树槟榔中户产”,“两栽粳稻上农田”分别描绘了当地居民家庭中的经济收入情况以及农作物的种植规模。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得以窥见当时元江县的经济状况以及当地的农业生产特点。
最后两句“难堪炎气经年盛,腊月犹如六月天”则是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生动描绘。这里将炎热的夏季与寒冷的腊月相对比,形象地表达了当地人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和对炎热气候的无奈感受。
整首诗歌通过对元江县的自然景观、民族风情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同时,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