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高楼海内名,登临此地古今情。
风前估客蒲帆影,夜半仙人玉笛声。
春水雪消巴子国,烟波晴接汉阳城。
东南暇日多嘉会,笑指浮云望太清。

这首诗是李白登黄鹤楼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悟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诗句解析

  1. “江上高楼海内名”:描述了黄鹤楼在长江之滨的壮丽景象,被誉为海内名楼。
  2. “登临此地古今情”: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物的情感,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人在此留下足迹。
  3. “风前估客蒲帆影”:描绘了风起时,商船(蒲帆)和船上人的剪影,表现了商人的活跃和繁忙。
  4. “夜半仙人玉笛声”:暗示了夜晚的宁静和祥和,以及仙人的悠扬笛声。
  5. “春水雪消巴子国”:春天来临时,江河的水融化了,让远方的巴子国也迎来了新的生机。
  6. “烟波晴接汉阳城”:描绘了烟波浩渺的景象,与晴朗的天空相接,展现了汉阳城的美景。
  7. “东南暇日多嘉会”:指出在闲暇的时候,人们经常在这里举办各种聚会。
  8. “笑指浮云望太清”:诗人以轻松愉快的态度指着天空,仰望着高远的太空,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译文

登黄鹤楼,长江之滨,天下闻名。
登临此地,古今情感交汇。
商船(蒲帆)在风中摇曳,船影婆娑。
夜色中,仙人吹奏玉笛,声音悠扬。
春风拂过,冰雪融化,带来新生。
江面波光粼粼,与晴空相接。
在闲暇之时,常在此地举行盛大的聚会。
我轻笑指向天空,仰望星辰大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鹤楼的壮丽景象和历史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如“估客”、“仙人”、“玉笛声”等,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诗中的景色描写生动传神,如“春水雪消巴子国”,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江南水乡之中。此外,诗中的哲理思考也值得我们深思,如“东南暇日多嘉会”,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享受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