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簇青山隐戍楼,暂时登眺使人愁。
西风画角孤城晓,落日晴沙万里秋。
甲士解鞍休战马,农儿持券买耕牛。
回思未筑边墙日,曾得清平似此不。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赏析诗句是古诗文阅读的高频考点,要求考生不仅要了解诗文内容还要掌握一些常用的答题模式。此类题型一般有四类:表达技巧、语言风格、思想感情、结构主题、意境特点。答题时先答出句子的意思,再结合题目要求分析手法和效果;最后指出运用该手法的好处,或者揭示蕴含的情感等。

“簇簇青山隐戍楼”,写景抒情。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边关的图画:在层层叠叠的青山之中,隐约可见戍楼,诗人登高远眺,触景生情。

“暂时登眺使人愁”,直抒胸臆。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登高远眺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之情。

“西风画角孤城晓,落日晴沙万里秋”,情景交融。这两句诗描绘了戍楼之上的壮美景色:西风中响起了凄凉的画角声,孤城的天际逐渐亮起,落日映照下晴沙千里一片金黄,一派秋天的景象。

“甲士解鞍休战马,农儿持券买耕牛”,描写人物活动。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甲士们卸下铠甲休息战马,农民购买耕牛的活动,生动地表现了边关将士的生活状态。

“回思未筑边墙日,曾得清平似此不”,抒发感慨。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对过去安宁生活的回忆与感慨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答案】

①簇簇青山——群山连绵,青翠欲滴。

②戍楼——指边疆的城堡或烽火台,泛指边关。

③愁——忧愁、苦闷。

④西风画角——凄厉悲壮的号角声。

⑤落日晴沙——傍晚的夕阳照耀着辽阔的原野。

⑥甲士——士兵,这里指驻守边关的士卒。

⑦战马——披甲执兵的战马,这里指士兵骑乘的战马。

⑧农儿——务农之人,这里指农民。

⑨耕牛——耕田用的牛。

⑩清平——太平无事的时代。

⑩赏析:本诗为边塞诗,全诗借戍楼之景而发感慨之情,首联写景,颔联点题,颈联写人,尾联抒情。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上句写“暂时登眺使人愁”,暗含边关战事频仍,令人忧虑;下句写“清平似此不”的边关宁静生活,反衬出边关的紧张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