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远城市,绕屋皆良畴。
方春土膏动,夜半催饭牛。
父从原上耕,子向田中耰。
豚蹄祀田祖,瓯窭欣满篝。
先期了公税,床头熟新篘。
陶然一醉间,宁知公与侯。
【注释】
耕乐:指《诗经·小雅·甫田》中“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的意境,歌颂农民辛勤耕作,丰年丰收。
良畴(chóu):肥沃的土地。
方春:正逢春季。
土膏(gāo):指土地里的肥壤。
催饭牛:催促耕牛回家吃草休息,以免误了农时。
原上耕:在山坡上耕种。
耰(yáo):古代的一种农具,形如圆筒,用以翻土。
豚蹄(tún tí):祭祀用的猪头牲口。
瓯窭(ōu jù):贫瘠之地,这里比喻家境贫困。
先期:提前,提前交税。
熟新篘(hé xīn jiāng):酿造好的酒浆。
陶然:快乐的样子。
宁知:怎能知道呢。
侯:官位,这里泛指地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农村春天农耕生活的诗篇。诗人通过描绘农家春天耕作的繁忙景象,歌颂了农民辛勤劳作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这种淳朴生活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联“幽居远城市,绕屋皆良畴。”写诗人远离喧嚣的城市,居住在一片宁静祥和的地方。这里的良畴指的是肥沃的土地,诗人通过对这片土地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颔联“方春土膏动,夜半催饭牛。”则转入正题,写春天到了,大地复苏,农民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趁着夜晚的时间,赶着牛群回家休息,以免耽误明天的农活。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农民们勤劳的身影和他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农村春天图景。
颈联“父从原上耕,子向田中耰。”继续描写农民们的辛勤劳作场景。父亲在山坡上耕种,儿子则在田间里施肥、除草。这两句诗通过展现不同年龄段农民的不同工作方式,进一步突出了农民们勤劳朴实的形象。
尾联“豚蹄祀田祖,瓯窭欣满篝。”则是对前文的总结与升华。诗人用“豚蹄祀田祖”来表达自己对农民们辛勤劳动成果的感激之情。同时,“瓯窭欣满篝”则暗示了农民们家境虽然贫困,但他们依然能够自给自足,生活得很有希望和信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们淳朴、乐观、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和敬仰。
整首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通过对农民们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勤劳朴实、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同时,诗人以“陶然一醉间,宁知公与侯”作为结尾,既表达了对农民们淳朴生活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社会地位低下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