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物宁馨辟稻粱,云根稚子有刚肠。
香分娲氏云中线,烟散图澄掌上光。
藜火明销天禄阁,荀龙涎喷德星堂。
佛书谩说严童子,非木非空闻妙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咏三门山》。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逐句释义:

  1. 芳童:指的是年轻的孩子,这里指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
  2. 何物宁馨辟稻粱:问世间什么是如此纯洁美好,能够远离尘嚣,远离饥饿与贫困。
  3. 云根稚子有刚肠:在如云般高耸的山峰之脚下,那些天真烂漫的孩童拥有坚强的品格。
  4. 香分娲氏云中线:就像天上的仙女织女,用她的丝线为大地带来芬芳。
  5. 烟散图澄掌上光:烟雾消散,如同一幅清晰的图画,显现在手掌心的光芒里。
  6. 藜火明销天禄阁:在昏暗的夜晚,藜草燃烧起来发出的火光照亮了天禄阁。
  7. 荀龙涎喷德星堂:荀龙诞吐出的气息如同神仙降临,德星堂因此显得神圣无比。
  8. 佛书谩说严童子:即使佛经中有很多关于严子陵的故事,但那也只是传说。
  9. 非木非空闻妙香:这些故事虽然不真实,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教诲却是真实的。

译文:

年轻的孩子,他们纯净无暇,远离尘世的纷争,像云朵一般自由自在。
他们的纯真品质就如同天上的仙女织女,她将芬芳带给人间。
烟雾散去,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掌心,如同璀璨的星光。
在黑暗中,藜草燃烧发出的光芒照亮了天禄阁,那是人们向往光明的象征。
荀龙诞的气息如同神仙降临,使得德星堂显得神圣无比。
尽管许多佛经中都有关于严子陵的故事,但这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事实。
但这些故事所蕴含的智慧和教诲却是真实存在的,它们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芳童”这一概念的阐述,表达了诗人对于纯真与美好的赞美。诗中的“云根稚子”和“非木非空闻妙香”等句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