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亩功成便退身,中流游泳任天真。
牧童何处空江晚,清世应无扣角人。
注释:在南面的田地里耕作完毕,便脱身隐居。在江流中畅游,任凭天真自在。牧童在何处的空江上晚归,太平盛世应该没有吹角之人。
赏析:此诗写田园生活之惬意、闲适。首句写退隐,“功成”两字点出退隐原因;后两句写闲逸,“天真”“清世”点明闲逸原因,最后一句以问句作结,余意不尽。全诗意境恬静,情调轻松愉快。
南亩功成便退身,中流游泳任天真。
牧童何处空江晚,清世应无扣角人。
注释:在南面的田地里耕作完毕,便脱身隐居。在江流中畅游,任凭天真自在。牧童在何处的空江上晚归,太平盛世应该没有吹角之人。
赏析:此诗写田园生活之惬意、闲适。首句写退隐,“功成”两字点出退隐原因;后两句写闲逸,“天真”“清世”点明闲逸原因,最后一句以问句作结,余意不尽。全诗意境恬静,情调轻松愉快。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考生首先要理解诗的内容,然后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及诗歌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属于综合考核题,考查的方向是思想感情和手法技巧。考生应结合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情感,同时要结合注释来分析手法,并分析艺术效果。 “斋居次杨名父韵”,这是作者自序其诗,说明自己因事而斋居,故作此诗以自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篇名句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和理解,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此题考查的是“从宦虽云乐,离家转觉难”的诗意及赏析,属于基础题,难度适中。“从宦虽云乐,离家转觉难”,意思是虽然在官场中很快乐,但一想到要离开家乡就感到难过。“关山客程远,雨露圣恩宽”,意思是关山路途遥远,雨露恩泽宽大,意谓旅途艰难却能享受到国家给予的恩惠
【注释】 ①东昌:今山东聊城。 ②青帝:春神,又称木正、岁星。 ③陇(lǒng)麦:指北方旱地的小麦。 ④园花:指园林中的花卉。 ⑤鼓枻(yì):划船。 ⑥乘流:泛游水上。 ⑦俯仰:指上下左右,引申为思想活动。 【译文】 在东昌遇上风雨, 春光已逝,北风劲吹。 香飘帘影外,梦破雨声中。 陇上小麦刚抽穗,园中鲜花还未红。 我正在乘着水波荡漾,划桨击水,悠然自得,思绪万千。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百里驱驰倦” - 注释:百里,形容距离远;驱驰,骑马奔跑;倦,感到劳累。 - 译文:长途跋涉之后,感到无比的疲惫。 - 赏析: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行程的艰辛和时间的流逝,描绘了一幅旅途劳顿的景象。 2. “断桥人病涉” - 注释:断桥,即断桥残雪,是杭州西湖著名的景点之一。涉,徒步过水。 - 译文:在断桥上,人们因为寒冷和疲劳而生病,不得不徒步穿越冰冷的溪流。 -
这首诗的原文是: 构筑亭台在池上, 池上亭台好,山光映水光。 竹胎初脱锦,柳眼半舒黄, 抚事看云变,焚香坐日长。 陶然有真趣,物外足徜徉。 下面是对每个诗句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1. 构筑亭台在池上 - 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在湖边或池塘上搭建了一个亭子。 2. 池上亭台好,山光映水光 - 描绘了亭台与周围景色的和谐关系,山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形成了美丽的画面。 3. 竹胎初脱锦,柳眼半舒黄 -
都台莅任 内台纲纪地,豸服此初临。 才薄承恩厚,官高负愧深。 折冲千里寄,图报一生心。 邪正题名在,看碑鉴昨今。 注释: 1. 内台纲纪地:指内台(即内侍省)主管的事务。纲纪,即管理、治理。 2. 豸服此初临:指穿上豸袍(古代的一种官服),开始任职。 3. 才薄承恩厚:指自己才能有限,却要承受皇恩浩荡。 4. 官高负愧深:指担任高位,感到责任重大而心生愧疚。 5. 折冲千里寄:意为化解纷争
准卿读书僧舍次韵 习静耽幽僻,门无五尺童。 援琴弹古调,挥扇引清风。 江柳摇村绿,山花倚槛红。 谈经应坐久,不觉月生东。 注释: - 习静耽幽僻:形容一个人喜欢安静的环境,追求幽深的地方。 - 门无五尺童:门前没有小孩子玩耍。五尺是指儿童的身高,五尺童即指小孩子们。 - 援琴弹古调:拿起琴弹奏古老的音乐。 - 挥扇引清风:挥动扇子,吸引清凉的风。 - 江柳摇村绿
险路还夷路,长亭又短亭。 雨潴深涧碧,云抹远峰青。 景胜诗难写,风狂酒易醒。 客途晴日少,吾欲讯山灵。 注释: 1. 险路还夷路:形容道路艰险,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平缓的路线上。 2. 长亭又短亭:长亭和短亭是古代驿站的两种类型,此处表示旅途中经过了许多站点。 3. 雨潴深涧碧:雨水积聚在深深的山涧之中,使得水色呈现出碧绿色。 4. 云抹远峰青:云雾缭绕着远处的山峰,使其显得青色。 5.
缙云行台: - 注释:这首诗是诗人在缙云行台(位于缙云县境内的高山上)所作。 - 赏析:缙云行台,地理位置高峻,环境清幽,诗人在此地吟诗作对,抒发情感。 坐久浑忘倦,重门镇日关。: - 注释:长时间的坐着忘记了疲倦,重重的门总是关闭着。 - 赏析:诗人通过“坐久”和“重门”两个意象,描绘出一幅宁静、闲适的画面。门常关,意味着外界干扰少,可以专心致志于诗文创作。 数株台下柏,千叠案头山。: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此诗写于久旱不雨,祈雨有应时,诗人感慨自己虽为官一任,但能为百姓解忧而感到欣慰。“斋心恳祷”是说诗人在斋戒祈祷之时。“长风振林薄”是说风势浩大,吹折了树林。“甘雨遍郊圻”是说甘霖普降,滋润了大地。最后两句是说天帝听到了民众的呼声,降雨了。诗人用“宦情聊自慰”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意思是自己的仕途虽然并不顺利,但能在干旱的时候为百姓解忧,心中便觉得安慰一些。
【注释】 春风:春天的风。树树:树树丛丛。乱啼:鸣叫。镇日:整天,整日。见花:看见开花。田野:指田间地头。萧条:荒凉、冷落。村落:指农村的住户。静:安静。土桥:用泥土和草盖的桥。茅屋:用茅草盖的房屋。两三家:指只有几户人家。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朝至正年间,诗人在旅途上经过怀柔县(今属北京),看到春天虽然来了,但到处却看不到花开,一片萧条荒凉的景象。 首句“春风树树乱啼鸦”,是说春天到了
白马关 怪石巉巉水乱流,柳匀新绿弄春柔。满陂芳草眠黄犊,风景居然似建州。 注释: 1. 怪石巉巉水乱流:形容山势险峻,怪石嶙峋,水流湍急,景象十分壮观。 2. 柳匀新绿弄春柔:形容柳树枝条柔软而光滑,新绿色的柳叶轻轻摇曳,给人一种春天的气息。 3. 满陂芳草眠黄犊:形容田野上遍布着绿色的草地,草地上悠闲地躺着一头黄色的牛犊,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4. 风景居然似建州
小圃即事 池馆围春曲径通,虚檐掩映绿阴中。 入门顿觉风光别,几树桃花隔竹红。 注释: 小圃:小庭院。 即事:眼前所见之事。 池馆:指园林中的水榭亭台。 曲径:弯曲的小路。 虚檐:半空的屋檐。 掩映:遮蔽、映衬。 绿阴:浓密的绿荫。 开门:打开门扇。 顿觉:立刻感到。 风光:景色。 别:不一样。 几树:几棵树。 桃花:春天里开花的树木。 隔竹红:隔着竹子的红色
注释: 东风吹老绿杨枝,可是春郊罢耒时。 带雨细齿原上草,夕阳归路向迟迟。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郊外耕者归途图,通过写景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 起联“东风”二字总摄全篇,春风和煦,吹得绿杨枝儿也泛出嫩芽。接着写春天农事结束,农民们纷纷收工回家。这里的“罢耒”是停止耕田之意。 颔联“细齿原上草”,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被春雨滋润后更加生机勃勃
【注释】 喜得家书:收到家信。 一春顿觉信音稀:整年中很少收到书信,因此感到意外。 梦绕家山:梦里常常回到家乡的山里。 夜夜归:晚上就寝时总是想念着家乡。 慈母书来无别语:母亲寄来的家书没有什么特别的嘱咐。 丁宁未许脱朝衣:不要因为思乡而耽误了朝廷的公务。 【赏析】 《喜得家书》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诗作。诗的前四句写自己久不得书、心烦意乱之苦;后四句写自己收到家书后的喜悦心情和对母亲的思念
次朴庵韵 楼开南北乾坤正,目散江湖感慨赊。 二水风涛空赤壁,三湘烟雨吊长沙。 白云丹灶仙人窟,青殿朱弦帝子家。 全楚地灵天下望,山川何必问龟蛇。 诗句释义与赏析 楼开南北乾坤正,目散江湖感慨赊。 - 解读:描述了楼阁的宏伟与视野的开阔,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世界的豪迈情怀。 - 关键词:“乾坤正”象征天地之大,而“江湖”则表达了诗人对广阔自然与人生经历的无限遐想。 -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