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下行营严号令,官军不敢犯秋毫。
民间尚未知恩旨,关闭柴门个个牢。
【注释】:
道中戏效竹枝: 道中,路上。竹枝歌,民间的一种歌曲。这里指民间的民歌。官军,指朝廷军队。秋毫,古代传说鸟用秋毛为冠,秋天脱落,一点也见不得人。后用以比喻极小的事物,或形容事物的轻微。这里是说连一根头发也不敢碰触。民间,指百姓。柴门,用柴草编成的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官军纪律严明、老百姓安居乐业的诗。
首句“敕下行营严号令”是写官军的纪律严明,“行营”,行军时扎营驻扎的地方,这里指军队。“下营”,驻扎下来,即驻扎在道中。“严号令”,是说命令非常严肃。这里的“敕”,是皇帝的命令,“严号令”就是命令军队严守纪律,不可随便行动,更不能侵犯老百姓。“秋毫”是极言其微,这里是指连一根头发也看不见,用来说明官军纪律严明,没有敢犯人民利益的行为。
次句“民间尚未知恩旨”,是说老百姓并不知道皇帝的恩旨是什么。“未”表示程度,“知”意思是知道,明白。“恩旨”,皇帝的命令或恩惠。“未”表示否定,“知”是知道,明白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老百姓不知道皇帝的命令是什么,所以没有遵守。
第三句“关闭柴门个个牢”是说老百姓紧闭着柴门,把一切事情都处理好了,一切都很安定。“柴门”是用柴草做成的门,“个个”是每户,每家每户。“牢”,牢固。这句的意思是说老百姓把每户人家的事情都处理得非常好,使得一切都很安定。
整首诗通过描述官军和老百姓的情况,表达了对老百姓生活安宁的美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