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国南服,贤才之林薮。
匡庐彭蠡间,清淑萃加厚。
英英魏文渊,人物星之斗。
明经在致用,一第咄嗟取。
峨廌入乌台,白简岁年久。
击邪奋无前,直枉宁肯后。
超跻副浙宪,声华耸冈阜。
简陟少秋官,式贰大司寇。
致鞫悬鉴明,析疑迎刃剖。
大梁困岁饥,方伯拜廷授。
悉心事旬宣,勠力苏稿朽。
归来掌邦禁,雍容帝左右。
既诘奸慝平,亦著武绩茂。
廉清一志坚,闻望六官首。
方兹切倚毗,云何慕畎亩。
惟皇悯疾疢,且重违耆耇。
锡之五色书,龙光焕户牖。
久行遂归止,福祉自天祐。
川开万里风,南帆驶于走。
云净九叠屏,烟消彭泽柳。
迎门集童稚,携觞聚邻叟。
欢庆溢乡闾,劳问洽亲旧。
超超天地外,此乐宁多有。
蹇予朴钝质,颓龄七旬九。
谬叨词林馆,固陋寡所偶。
责重力不任,兢兢虑灾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送尚书魏公致仕还乡诗》。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江右国南服,贤才之林薮。
匡庐彭蠡间,清淑萃加厚。
英英魏文渊,人物星之斗。
明经在致用,一第咄嗟取。
峨廌入乌台,白简岁年久。
击邪奋无前,直枉宁肯后。
超跻副浙宪,声华耸冈阜。
简陟少秋官,式贰大司寇。
致鞫悬鉴明,析疑迎刃剖。
大梁困岁饥,方伯拜廷授。
悉心事旬宣,勠力苏稿朽。
归来掌邦禁,雍容帝左右。
既诘奸慝平,亦著武绩茂。
廉清一志坚,闻望六官首。
方兹切倚毗,云何慕畎亩。
惟皇悯疾疢,且重违耆耇。
锡之五色书,龙光焕户牖。
久行遂归止,福祉自天祐。
川开万里风,南帆驶于走。
云净九叠屏,烟消彭泽柳。
迎门集童稚,携觞聚邻叟。
欢庆溢乡闾,劳问洽亲旧。
超超天地外,此乐宁多有。
蹇予朴钝质,颓龄七旬九。
谬叨词林馆,固陋寡所偶。
责重力不任,兢兢虑灾咎。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杜甫,字子美,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感情深沉热烈,被誉为“诗圣”。这首诗是杜甫送给魏公(即魏徵)回乡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魏徵的赞美和祝贺。
第一句”江右国南服,贤才之林薮”,描述了魏徵所在的国家(江右国)是一个充满贤才的地方。”贤才之林薮”意味着魏徵是国家中的杰出人才,如同林中之王一样。
第二句”匡庐彭蠡间,清淑萃加厚”,描绘了魏徵所处的地理位置(匡庐、彭蠡之间),那里的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适宜居住。”清淑萃加厚”表示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居住和生活。
第三句”英英魏文渊,人物星之斗”,称赞魏徵像星星一样璀璨夺目,是人中之龙。”英英”意味着英俊、出色,”文渊”表示学识渊博,”人物星之斗”则形容魏徵在人群中如同一颗明亮的星星,非常出众。
第四句”明经在致用,一第咄嗟取”,表达了魏徵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取得很高的成就,无需等待。”明经在致用”意味着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知识,”一第咄嗟取”则表示他很快就能取得很高的位置或成就。
第五句”峨廌入乌台,白简岁年久”,描述了魏徵被选为御史中丞(乌台)的情景。”峨廌”是一种神兽,这里用来比喻魏徵的才能。”白简”指的是御史台的牌子,表示魏徵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岁年久”则表示他已经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很多年。
第六句”击邪奋无前,直枉宁肯后”,赞扬了魏徵敢于直言进谏的精神。”击邪”是指打击邪恶,”奋无前”表示他敢于站在最前面,不怕困难。”直枉宁肯后”则表示他宁愿得罪权贵也不会放弃正义。
第七句”超跻副浙宪,声华耸冈阜”,描述了魏徵被任命为副浙宪的情况。”超跻”表示晋升,”声华耸冈阜”则形容他的地位很高,声望很广。
第八句”简陟少秋官,式贰大司寇”,描绘了魏徵担任司法官的情景。”简陟”指的是提拔,”少秋官”表示他在司法官的位置上。”式贰大司寇”则表示他担任了法官的职责。
第九句”致鞫悬鉴明,析疑迎刃剖”,赞扬了魏徵审理案件的能力。”致鞫”指的是审理案件,”悬鉴明”表示他的判断很公正,没有偏见。”析疑迎刃剖”则形容他能够迅速地解决疑难问题。
第十句”大梁困岁饥,方伯拜廷授”,描述了当时国家的困境。”大梁困岁饥”指的是国家遭受饥荒之苦,”方伯拜廷授”则表示皇帝任命魏徵为地方长官。
第十一句”悉心事旬宣,勠力苏稿朽”,赞扬了魏徵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悉心事旬宣”表示他用心地处理事务,而”勠力苏稿朽”则表示他用尽全力使国家摆脱了困境。
第十二句”归来掌邦禁,雍容帝左右”,描绘了魏徵回到朝廷的情景。”归来掌邦禁”表示他回到了朝廷执掌权力,”雍容帝左右”则形容他在皇帝身边地位很高。
第十三句”既诘奸慝平,亦著武绩茂”,赞扬了魏徵在治理国家方面的表现。”既诘奸慝平”表示他已经揭露了奸臣的罪行,使国家恢复了和平。”亦著武绩茂”则形容他在军事方面也有卓越的表现。
第十四句”廉清一志坚,闻望六官首”,称赞了魏徵的清廉正直品质。”廉清一志坚”表示他始终坚持清廉,”闻望六官首”则表示他在六部中声誉很高。
第十五句”方兹切倚毗,云何慕畎亩”,表达了魏徵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切倚毗”表示他与皇帝关系密切,”云何慕畎亩”则表示他为何羡慕那些生活在田间的人。
第十六句”惟皇悯疾疢,且重违耆耇”,表达了魏徵的忠诚和对皇帝的敬仰。”惟皇悯疾疢”表示皇帝关心他的病情,”且重违耆耇”则表示他因为年龄大了而被皇帝重新任命为高官。
第十七句”锡之五色书,龙光焕户牖”,形容魏徵得到了赏赐。”锡之五色书”表示他被赐予五色书籍以示恩宠,”龙光焕户牖”则形容他家中光彩照人。
第十八句”久行遂归止,福祉自天祐”,表达了魏徵对皇帝的期望。”久行遂归止”表示他长时间在外奔波后终于回来了,”福祉自天祐”则表示他的福祉来自上天的庇佑。
第十九句”川开万里风,南帆驶于走”,描绘了长江的壮观景色。”川开万里风”表示长江波涛汹涌,”南帆驶于走”则形容南方的帆船在风中行驶得很快。
第二十一句”云净九叠屏,烟消彭泽柳”,描绘了庐山的美景。”云净九叠屏”表示云雾散去,可以看到九座山峰的轮廓,”烟消彭泽柳”则形容庐山上的柳树被烟雾笼罩消失无踪。
第二十二句”迎门集童稚,携觞聚邻叟”,描绘了人们相聚一堂的场景。”迎门集童稚”表示孩子们在门口玩耍嬉戏,”携觞聚邻叟”则形容邻里的人们聚在一起饮酒聊天。
第二十三句”欢庆溢乡闾,劳问洽亲旧”,表达了人们对魏徵的祝贺和对他的敬爱。”欢庆溢乡闾”表示村庄里充满了欢笑和喜悦的气氛,”劳问洽亲旧”则形容人们对他亲切问候,友谊深厚。
第二十四句”超超天地外,此乐宁多有”,表达了魏徵对人生的态度和对幸福的看法。”超超天地外”表示他的生活超越了世俗的境界,”此乐宁多有”则形容这种快乐有很多。
最后一句”蹇予朴钝质,颓龄七旬九”,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处境和对魏徵的敬意。”蹇予朴钝质”表示自己资质平庸,年事已高,已经七十岁了。”颓龄七旬九”则形容自己已经到了晚年。
末两句”谬叨词林馆,固陋寡所偶”,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官职的无奈和对魏徵的敬仰。”谬叨词林馆”表示自己曾经担任过文学官员的职位,但现在却感到惭愧和无奈。”固陋寡所偶”则形容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