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山水意,托此孤桐丝。
之子无旋期,茫茫谁复知。
闲来幽树下,欲奏已迟迟。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平生山水意”

  • 释义: 描述了作者一生对山水的喜爱和向往。
  • 关键词山水 - 表示自然风光,常用来象征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或追求。 - 意向、情感。

2. “托此孤桐丝”

  • 释义: 将个人的志趣和感情寄托于这唯一的梧桐树(孤桐)上。
  • 关键词孤桐 - 指孤立的梧桐树,常用于象征高洁或孤独。 - 比喻情感的表达。

3. “之子无旋期”

  • 释义: 表达了一种对某人无法再次见到的无奈或悲怆。
  • 关键词之子 - 此处可能指伯牙,一位著名的音乐家。旋期 - 即短暂的相聚后分离。

4. “茫茫谁复知”

  • 释义: 表达了深深的寂寞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关键词茫茫 - 模糊不清,形容心境或未来充满未知。谁复知 - 谁能了解或理解。

5. “闲来幽树下,欲奏已迟迟”

  • 释义: 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在幽深的树下,想要抚琴演奏却犹豫不前。
  • 关键词幽树 - 安静的树,常被用来象征宁静或深思的环境。欲奏 - 想要弹奏乐器。已迟迟 - 动作缓慢,迟疑。

译文:

平生里我深深热爱着山水,我把这份爱好寄托在这一棵孤高的梧桐树上。然而,我的孩子啊,我们的相遇是短暂而迅速的,你的身影消失在人海中,无人知晓,无人能知,我何时能够再见到你的面庞?每当闲暇之时来到这幽静的树下,心中涌起的是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但总是犹豫不决,难以决断是否要奏响这悠扬的琴曲。

赏析:

这首诗以音乐为媒介,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时间流逝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感慨。通过使用“孤桐”这一意象,不仅象征着个人的情感寄托,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诗中的“无旋期”和“谁复知”等词句,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珍贵。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相结合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