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繁盛接金陵,北贾南商满市坰。
惟有泮宫清似洗,衣冠长日坐谈经。
【注释】
题竹送刘顺常教扬州 其一:在这首诗中,“刘顺常”应为误植,因为刘顺常是唐代诗人,不可能有送诗给其教书之事。所以这里应当是“刘顺”,即刘禹锡的号。刘禹锡曾担任过扬州的盐铁史官,因此他与扬州的关系密切。
繁盛接金陵:指扬州地处江南,繁华热闹。金陵,今南京,六朝古都,当时是政治中心和商业重镇。
北贾南商满市坰(jīng):北方来做生意的人和南方来的商人,布满了整个市场。市坰,集市。
惟有泮宫清似洗,衣冠长日坐谈经:泮宫,古代学府的名称。只有学宫里才如此清澈如洗,学生们整天在那里坐着讲经。泮宫,指学校。衣冠,这里指读书人、学子。长日,一整天。谈经,讨论经典学问。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刘禹锡送别好友刘顺前往扬州教书。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扬州的繁华,后两句写友人去扬州教书的景况。
首句“扬州繁盛接金陵”点明扬州与金陵(南京)的地理位置相近,都是当时的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繁华兴盛。次句“北贾南商满市坰”进一步描写扬州的市场繁荣景象,北方来做生意的人和南方来的商人,遍布了整个市场,说明扬州的繁荣程度。
第三句“惟有泮宫清似洗”,突出表现了学府的清净、整洁。泮宫,是指古代学府的名称。学府是文人学子聚居的地方,环境幽雅,空气清新,因此在这里读书,可以远离世俗的喧嚣,心无旁骛地专心读书。
最后一句“衣冠长日坐谈经”描写了友人在学府中的生活情况。衣冠指的是读书人的服饰,这里指学生。长日,一整天。他们整天坐在学府里,谈论经典学问。这里既写出了学府的安静、清静,也写出了学生的勤奋好学。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学府的清净、优美,以及学子们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这种描写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学府之中,感受到了那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