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深处草亭幽,磐石垂萝古木稠。
世外不知尧舜理,超然放意似庄周。
【释义】
草亭在深山云烟之中,磐石上垂着萝蔓,古木丛密。世外桃源不知尧舜治理的道理,超然物外放意于天地之间,像庄子逍遥自在那样。
【赏析】
此诗写景抒情,以草亭幽居为背景,借景抒情,寄情于山水,寓情于自然。
首联“草亭幽”三字点出题中之“草亭”,而“幽”字则又点明其位置——在云山深处,这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云山”是诗人所游历过的,他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和印象。“草亭”,也就是作者的行踪所在,它与“云山”相映成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草亭幽”,既写了草亭的地理位置,也写出了它的自然环境,为下句“磐石垂萝”、“古木稠”作了铺垫。“磐石垂萝”,即石头上长满了藤萝,这是典型的山水景物。“磐”字写出了磐石的坚硬、古老,“垂”字写出了苔藓的繁茂、生长。“古木稠”,写出了古木的密集、苍劲。“稠”字写出了树木的茂盛。
颔联紧承上文“幽”,“古木稠”写出了古木的繁盛;接着写“磐石垂萝”中的“垂萝”,写出了藤蔓的茂盛、生长。“垂”字既写出了藤蔓的繁茂、生长,也写出了磐石的坚硬、古老。“古木稠”与“垂萝”两相对照,突出了草亭的幽静。
颈联由景入情,由实转虚。“世外不知尧舜理”五字,既写出了诗人身处草亭时的心境,又表现了他对于世俗的淡漠。“超然放意似庄周”两句,写出了诗人的闲适、超脱之情。“庄子逍遥自在”出自《庄子·外物》。庄子的思想核心是“无己”。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不要强加人为的努力。庄子所说的“逍遥”,是指人在精神上不受任何拘束和限制的自由状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
尾联“世外不知尧舜理,超然放意似庄周”,既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超脱之情,又表明了他对尧舜的淡漠。他虽然知道尧舜有圣明的德行,但他觉得他们的行为不合于自己的心意,所以并不去效仿他们。而庄子则认为人应该顺其自然,不必去刻意追求名利。因此,诗人选择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来度过他的时光,过着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草亭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以及对世俗的淡漠。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美好的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