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荡春风处处宜,冰霜烱烱见操持。
九年文选行公道,犹有舆人说往时。
澹荡春风处处宜,冰霜烱烱见操持。
九年文选行公道,犹有舆人说往时。
诗词原文:
澹荡春风处处宜,冰霜烱烱见操持。
九年文选行公道,犹有舆人说往时。
赏析:
1. 诗句解析与注释:
- 澹荡春风处处宜:“澹荡”一词通常描述水波荡漾的柔和状态,此处用以形容春风的温和而广泛地影响着每一个角落,给人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处处宜”则表达了这种春风无处不在,对人的生活和心情都是有益的。
- 冰霜烱烱见操持:此句中的“冰霜”象征着严苛或严峻的环境,可能指的是政治环境或是生活中的困难。”烱烱”意味着明亮、显著,这里用来形容在严峻的环境中依然能够坚持自我操守和原则的态度。
- 九年文选行公道:此句中的“文选”可能指的是通过科举考试等选拔方式得到的官职,而“行公道”则表示其在工作中秉持公正无私,不受私情干扰,公平对待所有事情。
- 犹有舆人说往时:“舆人”通常指普通百姓,“说往时”可能是指回顾过去的经历或表达某种观点。这句话可能表达了尽管面对重重困难,仍有一些人(可能是官员)能够记起过去的事情,并以此勉励自己。
2. 历史背景与文化影响: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考虑到明代的政治环境,它可能反映了当时官场的某些现象。杨士奇作为明初的大臣,他的诗作往往反映出他对国家政治的观察和个人的感慨。这首诗可能在朝廷内部流传开来,成为了官员们的一种警示或激励。
3. 文学风格与技巧:
- 意象运用:诗中“澹荡春风”、“冰霜”、“文选”、“操持”、“九年”、“说往时”等词语的使用,既形成了鲜明的意象对比,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 修辞手法:全诗使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技巧,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例如,将春风比作“澹荡”,不仅形容了风的特点,还暗含着希望和生机;将“冰霜”喻为“烱烱”,突出了坚持原则的重要性。
《送卢知府归杭州 其一》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象征意义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对历史的反思,诗人杨士奇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也展示了自己深沉的爱国情怀和政治理想。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对时代精神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