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座金舆俯绿漪,水光林影漾龙旂。
岂如汉武横汾乐,正似周文在沼时。
【注释】
侍从:侍卫。海子:大海中子,此处指代大海。
应制:皇帝的诏令或命令。应制诗是按帝王的旨意而作的宫廷诗,内容多是颂圣歌功、粉饰太平、谀媚帝王之作。
玉座金舆:皇帝坐的车,车驾用玉饰。
俯绿漪:俯看碧波荡漾。
水光林影漾龙旂:水面上的水波和树林的影子映照在龙旗上。
岂如汉武横汾乐,正似周文在沼时:难道像汉武帝(刘彻)在汾水上吹奏的横吹曲那样欢快快乐,就像西周文王在渭水中垂钓那样悠闲自在吗?
【赏析】
这首《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的组诗作品。此诗写于天宝五年(746年),当时杜甫任左拾遗。这首诗前两句以汉代的武帝和唐代的周文王为比,赞美唐肃宗的功德;后两句则表示对朝廷的忧虑,担心国家不能长久安定。
诗的前两句“玉座金舆俯绿漪,水光林影漾龙旂。”是说皇上乘坐着用玉装饰的车子缓缓地行驶,水面上的碧波荡漾、树林的影子倒映在龙旗上。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皇帝的威仪与大自然的美色相映衬,既显示了皇帝的威严,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崇敬之情。这里的“玉座金舆”是指皇帝所乘坐的车辆,是用玉石镶嵌而成的座位,车上还装饰有金色的车轮。而“俯绿漪”则是指皇帝的车驾在行驶过程中,会俯视到清澈透明的水面和四周的树林。
接下来的一句“岂如汉武横汾乐,正似周文在沼时。”则是通过对比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在这里,作者引用了历史上的两个著名典故来说明自己的看法。一个是汉武帝时期的“横汾乐”,指的是汉武帝在汾河上举行的盛大宴会,其场面宏大,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另一个是周文王在渭水边钓鱼的故事,他虽然隐居在渭水之滨,但却为国家的安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两个典故都被用来比喻唐肃宗的功绩,认为他们的功绩不亚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在诗的最后一句中,作者却发出了感慨:“岂如汉武横汾乐,正似周文在沼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现在的唐肃宗虽然也有辉煌的成就,但他的统治却不如历史上那些英明的君主。这是因为他们能够为国家的安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满足于自己的私欲和享乐。因此,作者对此表示担忧,并对朝廷的未来表示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