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岸头秋气清,仪真郭里早潮生。
五云北望金台路,初是朝天第一程。
【注释】1. 仪真:今江苏仪征县。2. 白沙:在仪真城东北,濒江有白沙山,为古时渡江处。3. 朝天:指登临金台观。4. 五云:即五云楼,故址在仪真城东北三里。5. 金台路:即“金门”道,是当时从仪真到南京的官道。6. 金台观:在仪真城内东面,相传晋王僧达建于太元中(387—403),后改称金门观。
【赏析】诗写自扬州至金陵途中所见之景和所感之情。首句“白沙岸头秋气清”,点明时间、地点。白沙是江边的沙滩,秋气清新,可见天气晴好,江水不涨。次句“仪真郭里早潮生”,点出时间、地点。仪征是江南名邑,地势低洼,每逢秋汛必受洪患,所以这里说“早潮生”。第三句“五云北望金台路”,描绘了从仪真到南京路上的壮丽景色:五云山在仪真城东北三里,高耸入云,巍峨壮观;金台路,指自仪真到南京的官道,沿途风光明媚,令人心旷神怡。末二句“初是朝天第一程”,“朝天”即登临金台观,“第一程”意谓此行乃登临金台观的第一程。此句言此地乃由仪征出发向南京进发的途中第一站,其意义十分重要,可视为全诗的总纲。
这首诗描写了扬州人自仪征出发,乘船过江,一路西去金陵的情景。首句以“白沙岸头秋气清”总领全诗,点明时间、地点、环境氛围等要素,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面:白沙岸边的秋日景色显得十分清爽、宁静。次句以“仪真郭里早潮生”紧承首句,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秋潮的景象,渲染了气氛。第三句以“五云北望金台路”作为过渡,描绘了仪征到南京路途上的美丽景色,为下两句铺垫。最后两句以“初是朝天第一程”作结,点明此次行程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此次行程的喜悦之情。整首诗结构紧凑,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