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操节比琼瑶,身荷天恩到五朝。
为国一心常耿耿,历官双鬓已萧萧。
西人每见谈仁政,故吏频闻诵教条。
独恨相逢各迟暮,白驹那复永今朝。

【注释】

  1. 致政:辞官,指退居。
  2. 操节:操守节操。
  3. 天恩:皇帝的恩典。
  4. 耿耿:形容心忧思虑不释的样子。
  5. 西人:指西方各国。
  6. 仁政:指爱民如子的治理方法。
  7. 教条:指法令规章。
  8. 迟暮:老年。
  9. 独恨相逢各迟暮:意思是说,自己和王侍郎都到了晚年,只能遗憾地相逢。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是作者送别王侍郎还乡时的赠言。
首联两句为第一层,写王侍郎的品格。“平生操节比琼瑶”,比喻王侍郎的操守像美玉一样坚贞;“身荷天恩到五朝”则说他一生受国家厚恩,在五个朝代中任职。这两句赞语表明诗人对王侍郎的敬重与赞赏。
颔联两句为第二层,写王侍郎的功绩。“为国一心常耿耿”,说明他忠于国家,心志耿直;“历官双鬓已萧萧”,说明他在任职期间已经满头白发。这两句赞美了王侍郎忠诚报国、勤勉尽责的高尚品德。
颈联两句为第三层,写王侍郎受到赞誉的原因。“西人每见谈仁政”,意味着王侍郎深受西方人士的称赞,因为他的仁政让西方人都称羡不已;“故吏频闻诵教条”,则是说那些曾经担任过官员的人,现在经常听到他们谈论王侍郎的教导和条例。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对王侍郎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尾联两句为第四层,写诗人的感慨。“独恨相逢各迟暮”,意味着自己和王侍郎都已经到了晚年,只能遗憾地相逢;“白驹那复永今朝”,则表示岁月匆匆流逝,无法挽留住时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王侍郎的深深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王侍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他忠心报国、勤勉尽责的高尚品德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贤臣良将的渴望和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