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散高情早息机,衣冠祖送出都畿。
六官守道如公少,七帙辞荣自古稀。
沃野秋风黄黍熟,长河春水白鱼肥。
不才苦被樊笼系,翘首冥鸿叹愿违。
【诗词原文】
送道亨王侍郎致政还乡 其二
萧散高情早息机,衣冠祖送出都畿。
六官守道如公少,七帙辞荣自古稀。
沃野秋风黄黍熟,长河春水白鱼肥。
不才苦被樊笼系,翘首冥鸿叹愿违。
【注释】
- 萧散高情:意指洒脱高远的志向和性情。
- 早息机:早早地放下机巧之心。
- 衣冠祖出:指王侍郎作为朝廷官员,从京城出发时穿戴整齐的服饰。
- 六官:这里指的是朝廷中六个重要部门(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殿中省、内史省、秘书省)。
- 公少:王侍郎年轻有为之时。
- 七帙:指王侍郎在任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同七十个卷轴那样深厚。
- 沃野:肥沃的平原地带。
- 长河:这里指黄河,是中国古代的大河之一。
- 冥鸿:比喻志向高洁之人。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写王侍郎的归乡情景,表达了对其才华与品德的赞赏之情。
第一句“萧散高情早息机”,描绘了王侍郎洒脱高远的性情,早早放下心中机巧之心,体现了其淡泊名利、注重内心修养的品质。
第二句“衣冠祖送出都畿”,则展现了王侍郎作为朝廷官员,从京城出发时的庄重形象,强调了他身份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第三四句“六官守道如公少,七帙辞荣自古稀”,赞颂了王侍郎年轻时就已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和品质,以及他在任职期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成就,如同珍贵的卷轴一般厚重。同时,也表达了对王侍郎晚年能够辞荣归隐的惋惜之情。
第五六句“沃野秋风黄黍熟,长河春水白鱼肥”,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衬托了王侍郎归乡时的美好背景,以及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不才苦被樊笼系,翘首冥鸿叹愿违”,则抒发了诗人自己内心的感慨。他认为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却常常受到束缚,无法自由翱翔,如同被樊笼困住的小雁,只能仰望着高飞的鸿雁叹息自己的心愿难以实现。这既反映了诗人对于自身境遇的无奈,也体现了他对王侍郎归乡生活的祝福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