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佩犀鞶首廌冠,肃将风采振台端。
心如明月涵秋水,操比清冰凛夏寒。
凤敕五文盘玉玺,龙光千载出金銮。
从来嵩洛多耆寿,坐绕琅玕共岁寒。

【解析】

题中“注释”指对原诗的字义、词义进行解释。“赏析”指对原诗句的内容和形式等进行评价性鉴赏,一般从内容、形式两方面入手。

此诗首句中的“犀鞶”,是古代的一种饰有象牙的腰带,用犀牛皮制成的。“首”,是冠上的装饰物,形状像山或动物头形。“豸”,是一种神兽名。《礼记.玉藻》:“天子服黄,诸侯服用山,大夫服用鹿,士服用豹。”这里的“豸冠”是指獬豸冠,即獬豸形的冠。獬豸,传说中的一种能辨曲直、勇猛善斗的动物。

次句中的“风采”,本意指风度、神采,此处指仪态、仪表。“振”,使……震动的意思。这里指使仪态、仪表显得更加威严庄重。

第三句中的“心如明月涵秋水”,意谓心胸坦荡如明镜,清朗如秋天的湖水。“明月”,指明亮的眼睛;“涵”,包容。

第四句中的“操比”,意为操持、执掌,比喻治理政务的能力。“清冰”,指清廉的品德;“凛”,冷冽之意;“夏寒”,夏季的寒冷。

第五句中的“凤敕”,指皇帝所颁布的诏令;“五文”,指金印上的花纹;“盘”,指玉制的盘子。“玉玺”,指皇帝的印章。“龙光”,指皇帝的权威;“千载”,“千年”的意思。

第六句中的“嵩洛”泛指洛阳一带,因为汉魏时期,洛阳为天下中州之会,故以代称天下之中。“耆寿”,指长寿的人。

尾联:“从来嵩洛多贤人,坐绕琅玕共岁寒。”意思是:自古以来洛阳一带出了许多贤人,他们围绕着苍老挺拔的松树一起度过寒冬。“琅玕”,一种树木,其木坚硬,可制琴瑟之类的乐器,又可入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