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怀宝谒京畿,又向明时下第归。
蓟北莺啼春后满,淮南树色雨中微。
手披经史常忘食,家傍园林静掩扉。
终待秋风六翮健,九霄云净看高飞。

【解析】

1.“又向明时下第归”中的“又”字,是诗人对朋友的安慰语。因为萧生才高学博,但考试总是落第而归,所以作者说“又”是安慰的话。

2.“手披经史常忘食”中的“手”和“常”是关键词, “手”是指萧生在阅读书籍的时候,常常把书拿在手中,“常”是表示时间的副词, 指经常这样。

3.“家傍园林静掩扉”中的“家”、“门扉”是关键词。这句话的意思是:萧生的家旁边就是一片花园,他经常在门前静静地关闭门扉,不让人打扰。

4.赏析:这首诗以萧生平素为怀,表达了对萧生才高的赞赏及对他的鼓励。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意境优美,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答案】

译文:少年时代怀着满腹才华去谒见京城,后来又在科举考试中落第而回到家乡。春天蓟北的莺声嘹亮地叫着,春色已满;淮南的树色雨后显得格外微茫。手捧经史勤奋攻读,常常忘却饮食,家中的园圃宁静幽深,门扉紧闭不让人进入。等到秋风吹来的时候,我六翮强健,一定能够高飞云霄之上。

注释:①萧生:指友人。②京畿:京城附近的地区。③津:通“今”,现在,这里指当今时代。④下第:考举失败,不得中进士。⑤莺啼:即莺啭,形容莺鸣的声音悦耳动听。⑥树色:指树木的颜色。⑦经:儒家经典著作,如《诗经》、《尚书》等。《史记》,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春秋》:鲁国孔子修订的编年史;《国语》,左丘明所著的历史著作;《战国策》,记录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斗争的历史著作;《楚辞》,屈原所作诗歌的总集;《庄子》,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总称;《韩非子》,韩非所著的政论文集;《吕氏春秋》,吕不韦及其门客所著;《晏子春秋》,晏婴所著;《左传》,左丘明所著;《文选》,萧统所辑;《玉台新咏》,南朝梁代沈约编选;《昭明文类聚》,南朝宋时李昉等人编纂;《初学记》,唐代孙处玄撰;《太平御览》,宋代李昉等人编撰;《艺文类聚》,宋代欧阳修等编纂;《文粹》,宋代胡仔等编辑;《绀珠集》,宋代赵希弁辑。⑧云:“净”,本意指云朵洁白无瑕,这里用作动词,意为使……变得纯洁。⑨九霄:指天空的最高层。⑩六翮:“六翮”“六翮”出自《庄子•逍遥游》,比喻人的才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