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边隅千叠山,桑干河上閟榛菅。
向来物论嗟投玉,至竟天恩未赐环。
早以传经重闾里,曾看奏疏动朝班。
平生一片贞松色,犹在交游梦寐间。

过鹞儿岭巡检司悼萧长史 其二

万里边隅千叠山,桑干河上閟榛菅。

向来物论嗟投玉,至竟天恩未赐环。

早以传经重闾里,曾看奏疏动朝班。

平生一片贞松色,犹在交游梦寐间。

注释:

  1. 鹞儿岭巡检司:位于今山西朔州西南约50公里的应州境内。
  2. 桑干河:古黄河下游支流,源出内蒙古大青山北麓,东北流至大同,又东转东北注于海。
  3. 物论:众口之评。
  4. 天恩:皇恩。
  5. 闾里:里巷,民间。
  6. 奏疏:古代臣下向皇帝进献的密封章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鹞儿岭巡检司悼念已故友人萧长史时所作的诗篇。全诗通过写友人生前的事迹和遗世独立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联“万里边隅千叠山,桑干河上閟榛菅”描写了友人生前所处的环境以及他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万里边隅,指辽阔的边疆,千叠山,形容山峰层峦叠嶂,桑干河,即桑乾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源出内蒙古大青山北麓,东北流至大同,又东转东北注入渤海,榛菅,指草木丛生之地。这两句描绘了友人生活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颔联“向来物论嗟投玉,至竟天恩未赐环”则是对友人生前品行的评价以及对其命运的感慨。物论,即众人对他的评价和议论,投玉,比喻有才德之人,环,指美玉制成的环形饰物,这里用来比喻贤良之人的美誉和声望。这两句既表达了人们对友人的赞赏和敬佩之情,也暗示了他一生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荣誉。
    颈联“早以传经重闾里,曾看奏疏动朝班”则进一步展现了友人的智慧和才华以及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传经,指的是传授经书,重闾里,即重视家乡和邻里,曾看奏疏,指的是他曾参与朝廷的政务,动朝班,即影响朝堂上的秩序,这两句既体现了他对学识和智慧的追求和贡献,也展现了他在朝廷中的威望和影响力。
    尾联“平生一片贞松色,犹在交游梦寐间”则是对友人一生品质和品格的总结和赞誉。贞松色,指的是坚贞不屈的精神风貌,交游,即与朋友之间的交往,梦寐间,表示在梦中或思念中,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一生品质和品格的赞美和敬意,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所留下的美好记忆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生前生活和性格的描绘、对友人品行的评价以及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和纪念,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感情和对其一生品质和品格的敬仰之情。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