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年德更稀,至孝奉慈闱。
子长皆知学,仓虚屡赈饥。
闲情松菊径,清代芰荷衣。
人往家规在,流传世有辉。

【注释】

稀年德,指稀少的年岁。德,这里是指孝行。

至孝,非常孝顺。

仓虚,即“仓空”,指粮仓空虚,比喻生活贫困。

屡赈饥,多次救济饥饿的人。

闲情,闲适的心情。松菊径,以松树和菊花为伴的小路。

清代,指清朝。芰(jì)荷衣,荷叶制成的衣服。

人往家规在,人走了家规还在。

流传,流传下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诗。颂诗是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用以歌功颂德、称美颂善、祈求神灵或赞颂功德等。此诗通过描写一位孝子的行为,来歌颂其高尚的品质。

首句“稀年德更稀”,意思是说在这样稀少的年纪里,德行就更加稀少了。这是对孝子的赞美。孝,是我国传统的美德之一,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孝子,就是孝顺父母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这么少的年纪里,他的德行就显得更加稀少了,这是因为他非常孝顺父母的缘故。

诗人写道:“至孝奉慈闱。”“慈”在这里指的是母爱。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他非常孝顺地侍奉着他的母亲,就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这里的“慈闱”是指母亲的爱屋,也就是母亲的房子或者家室。

诗人描述了他的学习情况:“子长皆知学。”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他的儿子都非常了解学问。这里的“长”指的是长子,也就是大儿子。这句诗意在赞扬他的教育方法得当,能够让他的子女都明白道理和知识。

诗人描绘了他生活中的一些情景:

“仓虚屡赈饥。”“仓虚”是指粮仓空虚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他经常救济饥饿的人们,让粮食不至于浪费。这里的“饥”指的是饥饿,“济”是指救济。这句诗意在表达他的善良和仁爱之心。

诗人又描写了他在空闲时的生活:“闲情松菊径。”“闲情”是指闲暇的心情或者悠闲的心情。这句诗意在表达他喜欢与自然相处,享受宁静的生活。这里的“松菊径”是指有松树和菊花的小径。

诗人提到了他的家族传统:“清代芰荷衣。”这里的“清代”指的是清朝时期,“芰荷衣”则是一种用荷叶做成的衣服。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他的家族有着良好的家规,这种家风一直传承下来,成为家族的传统和荣耀。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的描写,表达了对他孝顺、仁爱、善良品质的赞赏。同时,通过对他的学习和生活的描绘,也展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