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淑谐家室,升堂孝德齐。
一丘掩双璧,愁绝夜乌啼。
白日玄台暗,青山绿树迷。
显扬终有待,光映史臣题。
【注释】
贤淑(贤良有德):指妻子贤良有德。谐:相合。
升堂(登上厅堂):旧指男子成家。孝德:指对父母的尊敬和顺从,此处指夫妻间的感情和谐。齐:等同。
一丘(yī qiū)掩双璧(bi):比喻夫妻和睦,如同一对珍贵的玉璧。一丘,一个土山;双璧,两块美玉。
愁绝:形容极其忧愁。夜乌啼(yè wū tí):传说中乌鸦夜间啼叫,这里借指夜晚。
玄台:高高的台子。此处指官阶或官职。
青山绿树:指山水风光。迷:迷茫。
显扬(xiǎn yáng):显露名声,彰显才能。终有待:终究还有机会。光映史臣题(guāng yìng shǐ chén tí):意思是说自己的光辉事迹会被史官记载下来。史臣,古代记事的史官。《汉书·艺文志》著录《太史公书》三十卷,称“太史公曰”。
【赏析】
本诗写诗人之妻韩氏德行兼备,贤淑娴静,夫唱妇随,夫妻恩爱如玉璧相辉,令人羡慕。然而诗人自己功名不显,仕途不顺,因此感到十分惆怅。全诗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上失意时对贤淑妻子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叹。
首两句以“贤淑”和“升堂”点明妻子的美德和丈夫对她的敬慕。“升堂”是比喻,暗含“登科及第”“入仕为官”之意。“孝德”是封建社会对妇女的道德要求,这里指夫妻关系要像父母子女一样,互相体贴、关怀。“齐”即相等、平等的意思。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我的妻子贤良淑德,我们夫妻感情和谐,可以与父母一样平等相处。
第三句用典,说明妻子贤淑,能与家中的双璧媲美。古人把夫妻比作“琴瑟和鸣”,认为夫妻和谐是家庭幸福的保证。“一丘”和“双璧”都是比喻夫妻二人的关系好得像一对珍贵的玉璧,相互映衬得更加美好。“愁绝”表明了内心的极度忧伤。
第四句写夜色深沉,乌鸦在昏黄的天空中悲切地叫着,诗人心中愁绪难平,难以入睡。乌鸦在黄昏时分鸣叫,这是古人常见的一种象征手法,它在这里用来表达诗人心中的忧郁和不安。
第五句写诗人在黑暗中无法看清周围的景物,只能模糊地看到青山绿树的影子。“玄台”指高大的官署,也可以理解为官场上的高官厚爵。诗人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仕途的渴望和无奈。
第六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心情。尽管妻子贤淑,但诗人自己却未能实现抱负,因此感到十分沮丧。
最后一句是本诗的总结,也是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感慨。诗人虽然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但最终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因此,诗人只能将自己的光辉事迹留给史官去记载,希望后人能够记住他的名字,并给予他应有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