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去云来傍短檐,开荒十亩似陶潜。
春来徒笑苔钱在,秋到先凭雁字占。
茅屋日高喧燕垒,柳塘波暖落鱼铦。
门前十里春山色,怪得经旬不卷帘。
城北别业
云去云来傍短檐,开荒十亩似陶潜。
春来徒笑苔钱在,秋到先凭雁字占。
茅屋日高喧燕垒,柳塘波暖落鱼铦。
门前十里春山色,怪得经旬不卷帘。
注释:
- 开荒十亩似陶潜:形容自己开辟了一片荒地,就像陶渊明一样。
- 春来徒笑苔钱在:春天到来时,只会嘲笑那些长满苔藓的石头。
- 秋到先凭雁字占:秋天来临的时候,首先看到大雁南飞。
- 茅屋日高喧燕垒:中午时分,茅屋中传来燕子筑巢的声音。
- 柳塘波暖落鱼铦:柳树下的池塘波光粼粼,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
- 门前十里春山色:门前有一片十里长的春色景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城市郊区的一处住宅进行描绘。诗人将这片地方比喻为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表现出自己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一句“云去云来傍短檐”,描绘了天空中的云朵飘过屋顶的情景。这里用“傍”字表达了云朵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第二句“开荒十亩似陶潜”,则是诗人自比陶渊明,表示自己像陶渊明一样,开垦荒地,种下了十亩的庄稼。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还体现了他对土地的尊重和珍惜。
第三、四句“春来徒笑苔钱在,秋到先凭雁字占”,进一步描绘了四季变换带来的不同景象。春天到来时,诗人只会嘲笑那些长满苔藓的石头;到了秋天,大雁南飞的景象会最先出现在他的眼前。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四季更迭的敏感和关注,又体现了他对自然界变化的关注和理解。
最后一句“门前十里春山色,怪得经旬不卷帘”,则描绘了诗人家门口远处的春天景色。门前的十里春色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不禁驻足欣赏。然而,诗人却奇怪地发现,经过十多天的时间,他竟然没有卷起窗帘去欣赏这幅美景。这表明诗人对美景的陶醉和享受,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城市郊区住宅的描述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通过对比和对照,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