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行游处,风光属暮春。
荇牵青带软,蒲发紫茸新。
祓禊临沂上,衣冠继洛滨。
舞雩归咏处,今日已成尘。

注释:

野老:指乡村老者。

风光属暮春:风光属于暮春,即春天的风光已经逝去。

荇牵青带软:荇是水草,这里指嫩绿的荇菜。牵:牵拉。

蒲发紫茸新:蒲叶上长着紫色的茸毛。

祓禊:古代一种除灾求福的祭祀活动。

衣冠继洛滨:衣冠指穿戴整齐的人,洛滨指的是洛水的岸边。

舞雩归咏处:舞雩是古时为祈祷丰收而举行的祭天地求雨之礼,归咏处指吟咏之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上巳节出游的情景。上巳节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人们会进行各种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首诗通过描绘游人、水草、菖蒲等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生命、时光流逝以及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首联“野老行游处,风光属暮春”,诗人以野老为切入点,描述了他在暮春时节的行游之地。这里的“风光”一词,既指大自然的风景,也隐含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颔联“荇牵青带软,蒲发紫茸新”,进一步描绘了野老行走中的所见所感。荇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茎叶柔软,颜色翠绿;蒲则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其叶如紫色的茸毛一般繁茂。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中的生命之美。

颈联“祓禊临沂上,衣冠继洛滨”,诗人转而描写了当时人们在河边进行的祓禊仪式,以及那些身着古装的人们。这一联不仅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俗,也反映了人们对生命、时光流逝的感慨。

尾联“舞雩归咏处,今日已成尘”,诗人以舞雩归咏处为引子,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这里的“舞雩归咏处”指的是古人在河边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也是他们吟咏赞美自然景色的地方。然而,如今这个地方已经成为尘土,成为了过去的遗迹。

整首诗通过对上巳节出游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光流逝以及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的关注和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