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无佳吟,兀坐气亦爽。
村村闻蛩鸣,夜夜促妇纺。
场禾肥鸡豚,野旭晒罟网。
何如风涛人,一苇骇五两。
《五平五仄体二首·其二》是明朝杨于庭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诗词原文:
秋来无佳吟,兀坐气亦爽。
村村闻蛩鸣,夜夜促妇纺。
场禾肥鸡豚,野旭晒罟网。
何如风涛人,一苇骇五两。译文与解析:
秋风萧瑟,诗人无法吟咏出优美的诗句,只能孤独地坐着享受清新的空气。夜晚,他听到远处村庄里传来蟋蟀的叫声,看到妇女们为了家庭辛勤劳作。田野上,成熟的麦子被晒得金黄,肥硕的鸡鸭和鱼虾成了农家餐桌上的美味。而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时,农民们已经开始在野外晾晒捕捞到的鱼网了。然而,相比之下,那些在风浪中航行的人却能驾着小舟勇闯波涛,他们驾驭着一根芦苇就能战胜强大的风浪。词语注释:
- 秋来:秋天来临。
- 兀坐:孤独地坐着。
- 蛩鸣:蟋蟀的叫声。
- 场禾:田野上的庄稼。
- 野旭:指早晨的阳光。
- 渔获:捕鱼得到的物品或收入。
- 鹜(wù):大雁,也泛指鸟。
- 帆(fān):船帆。
- 赏析与创作背景:
这首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民劳动的赞美。通过对比渔民和文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平凡劳动者的敬意。杨于庭生活在明朝时期,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个人情感体验,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的描述,传达出一种和谐与宁静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