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家土锉冷疏烟,瀹茗留宾也可怜。
笑指轩窗最高处,倾银注玉好华筵。
注释:山家的土锉冷清,煮茶留客真可惜。笑指轩窗最高处,倾银注玉好华筵。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主人热情款待客人的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山家烹茶的情景,后两句写主人为客人准备宴会的情形。全诗语言简洁,意境幽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山家土锉冷疏烟,瀹茗留宾也可怜。
笑指轩窗最高处,倾银注玉好华筵。
注释:山家的土锉冷清,煮茶留客真可惜。笑指轩窗最高处,倾银注玉好华筵。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主人热情款待客人的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山家烹茶的情景,后两句写主人为客人准备宴会的情形。全诗语言简洁,意境幽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上石湖诸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接下来将逐句进行解读: 1. 春水浑无际,吴天总欲浮。 - 注释:春天的湖水广阔无边,天空似乎要飘浮上去。这里的“浑无际”形容水面宽阔,无边无际;“吴天”指的是吴越地区的天空,“总欲浮”则表现了天空与水面相连的景象,给人一种轻盈飘渺的感觉。 - 赏析:诗人在春日里游览石湖诸山,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诗句释义 1. 微风山磬落:这句描绘了清晨的宁静景象,微风轻轻吹过,山谷中传来阵阵磬声。这里的“山磬”指的是佛教中的法器,常用于诵经时敲打以引起共鸣。 2. 小艇与烟平:诗人乘坐的小艇在平静的水面上游动,与天空相接,仿佛与烟雾融为一体。这里的“烟平”形容水面与天空的界限模糊,给人一种朦胧美。 3. 棹发鱼龙气:船只划动,激起水波,仿佛有鱼龙之气从中散发出来
【注释】 四桧:即东晋的王右军祠中的四株桧树。 碧殿:指王右军祠。 苍苍:高大茂盛的样子。 争拗:争斗。 鬼见尽惊奔:见“鬼”字,便吓得逃窜。 直根:挺拔的根。 何物镇山门:这棵大树是什么地方来的? 【译文】 王右军祠里的四株桧树,在碧殿中矗立着,阴风阵阵吹过,它们依然挺立着。 雷声轰隆,那四株老桧树被雷火烧得更加挺拔,它们相互争斗着,好像要与雷神较量。 鬼怪见到它都吓得逃跑了。
萤 旅夜风灯灭,疏萤亦有情。 对飞开更阖,独坐晦还明。 书卷如憎少,房栊只益清。 井阑相似处,归梦最能生。 注释: 1. 萤:一种昆虫,通常在夜晚发光。 2. 旅夜:指旅行中的夜晚。 3. 风灯:风中的灯笼,光线微弱。 4. 疏萤:稀疏的萤火虫。 5. 有情:充满情感。 6. 对飞:即对光飞行,形容萤火虫的光芒与周围环境形成对比。 7. 开更阖:即开合,形容萤火虫的光芒时开时合,如同开关一样。
半塘寺 半塘禅寺古,屈铁变樛枝。 白业三生力,苍烟六代思。 法衰龙象至,经妙鬼神悲。 一悟真空理,沧江月上迟。 注释: 1. 半塘禅寺古:半塘禅寺历史悠久。 2. 屈铁变樛枝:形容树木弯曲生长。 3. 白业三生力:表示对佛法的信仰和力量。 4. 苍烟六代思:形容对历史的怀念和思考。 5. 法衰龙象至:表示佛法衰退,龙象(佛教中代表智慧和力量的象征)来到这里。 6. 经妙鬼神悲:经文精妙
泛舟西湖 碧水风吹皱,朱尘雨浥清。 纤歌何处接,慢舸不知行。 骏马盘堤疾,珍禽坐树轻。 夕阳何淡淡,山气莫能名。 译文: 碧波荡漾,微风拂过水面轻轻泛起涟漪, 朱红色的尘埃被雨水洗涤得更加清新洁净。 轻柔的歌声在哪里传来,缓缓前行的船只仿佛失去了方向。 健壮的马匹在堤岸上疾驰,珍奇的鸟雀停留在树上悠闲自得。 夕阳渐渐变得朦胧,天空中的山气难以形容其美妙。 赏析:
【注释】 水势:水面波涛汹涌。 峰文:山峰。午午:太阳,这里代指太阳。 春风随处著:春风拂过之处。著:吹动。 曲岸:曲折的河岸。 长天:天空,辽阔的天空。 去鸟愁:飞走的鸟儿。 十年疲物役:连续多年被征役服役。 愧沧洲:惭愧于苍翠的江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京途中所作。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篇意境开阔而浑茫。“水势沄沄大”一句,写江水汹涌,波涛滚滚,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湖上夜景的诗。下面是对每句话的解释和赏析: 1. 夜泛鸳湖 - 描述了一个夜晚,诗人乘坐船只在鸳鸯湖上游览的情景。 2. 积水月涓涓,月斜舟稍前。 - 月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一条条细细的波纹,而月亮倾斜了,使得船稍微偏向前方。 3. 归渔摇艇火,宿鹭定湖天。 - 归家的渔民摇着船桨,点燃了船上的火把;栖息在湖上的野鹭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是天空中的一颗星。 4. 遥指塔相对
【解析】 此诗为登高怀古之作。“松陵晚眺”是全诗的首句,起兴。“日暮”点出时间,“登临”表明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和行动,表达了一种闲适、淡泊的心境。“孤城”点明所望之景,“聊”字则表现出诗人的寂寞无聊。颔联写景,上句写湖天景色,下句写市容景观。颈联写景,“芳草”、“绿杨”都是春天的象征物,诗人看到“芳草”,想到自己“叹前路”;看到“绿杨”,想到“惊旧条”。尾联写景,尾句以燕子归巢结束全诗。 【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为与凡鱼异”意思是我与众不同;“翻令尺水藏”意思是反而使小小的水里隐藏着我;“半豹具文章,远害身长活”意思是半张豹皮,却有文章的气度,远离伤害,身体得以长久生存;“娱人趣暗伤”意思是娱乐人,自己却暗中受伤害;“好投空阔去”,喜欢独自离去,不再与人来往;“尔我本相忘”意思是我们之间本来没有牵挂和牵绊。 【答案】 译文:
诗句输出:香溪桥西邓尉东,千树万树摇春风。 译文:香溪桥的西边是邓尉山,东边是一片片的梅花在春风中摇曳生姿。 注释:邓尉山,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以梅花著称;香溪桥,可能是一座连接两岸的桥梁。千树万树,形容梅花数量之多,遍布整个山坡;摇春风,指梅花随风摇摆,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赏析:此诗描绘了春天的江边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梅花与江水、桥边的景色融为一体,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
注释:在西山上看梅花,和杜甫在江上寻找花朵的情景一样。 苍藤翠木暗深溪,崖腹花高水口低。 苍藤翠木指的是山中的树木,暗深溪是指深而幽静的溪流,悬崖腹是山崖的凹陷处,花高水口低是指花朵生长在高处而水流较低。 新蝶领风随意舞,怪禽争树不成啼。 新蝶指的是蝴蝶,领风随意舞是指蝴蝶在风中自由自在地飞舞,怪禽争树不成啼是指鸟儿争夺树木,却无法发出叫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久与梅花成息壤,凝也拿舟俶也催。至竟避花如避债,秖应花为老夫开。 黄淳耀在《西山看梅和老杜江上寻花七绝句·其七》中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深厚情感。首句“久与梅花成息壤”意味着诗人长期与梅花相伴,两者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联系,如同土壤一般不可分割。次句“凝也拿舟俶也催”,则描绘了诗人在赏梅时的心境。此处“凝”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沉思,而“拿舟俶也催”则透露出一种急迫的心情,仿佛在催促着梅花开放
“万条寒玉裹山家,兼有棠花与杏花。淡白窃丹随赏爱,初英晚节异生涯。”这首诗出自明朝诗人黄淳耀的《西山看梅和老杜江上寻花七绝句·其三》。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 首句:“万条寒玉裹山家,兼有棠花与杏花。” - 万条寒玉裹山家:形容山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雪,如同万条寒玉般晶莹剔透。这里的“寒玉”不仅指自然界的雪,更是一种象征,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 兼有棠花与杏花
【注释】 棕亭:在山中建的凉亭。药院:指山中的药园。占断春:占尽春天。湖滨:湖的岸边。棕亭药院绕湖滨,山鸟山花占断春。 棕亭、药院、湖、山、花、人:都是诗人所描绘的景致。棕亭:即棕亭凉亭,为山中凉亭的名称。棕亭凉亭在山中,四周环绕着湖边。 棕亭凉亭周围是一片山景,有山鸟、山花点缀其中。占断春:占有整个春天。棕亭凉亭周围,山鸟、山花,把整个春天都占有了。 棕亭凉亭周围是一片山景,有山鸟
黄师塔是吾家有,恰有苏端是酒狂。一朵花开侬亦看,不分樵径与僧床。 这首诗的翻译是:黄师塔是我们家族的骄傲,恰好遇到了苏端这位酒疯子。一朵梅花开放,我也去看了,它不分樵夫的小径和僧人的床榻。这首诗的赏析如下: 首句“黄师塔是吾家有”中的“黄师塔”,指的是黄师塔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它不仅是家族的骄傲,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恰有苏端是酒狂”中的“苏端”可能是一位酒仙,他的酒量令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