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飞仙石,飘飘千古情。
仙人不可见,秋月绕林生。
高池淡无影,独酌依空明。
却望来时路,微茫烟际城。
栖乐山
第一段(起韵): 一上飞仙石,飘飘千古情。
注释:诗人站在飞仙石上,眺望远方,心中充满无尽的深情和感慨。他仿佛看到了那些仙人的身影,他们飘然而至,留下了千年的足迹。
赏析:首句以“飞仙石”为引子,引出了诗人对仙人的想象和向往。第二句则描绘了这些仙人留下的千古情思,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深深眷恋。第三句通过“不可”,强调了仙人的高远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迷茫。第四句则是对前文的总结,诗人感叹时光的流逝,感叹人生易老,世事如梦。
第二段(承韵): 仙人不可见,秋月绕林生。
注释:虽然仙人不可得见,但秋月却能照进树林,给大地带来光明和温暖。
赏析: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人与月、现实与理想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秋月虽然不能像仙人一样陪伴在诗人身边,但却能在黑暗中照亮前行的道路,给予人们希望和力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第三段(转韵): 高池淡无影,独酌依空明。
注释:诗人独自一人坐在清澈的高池边,静静地品酒赏月,享受着宁静的美好时光。
赏析:这一段落通过对“高池”、“独酌”、“空明”等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然而,正是在这种孤独中,诗人才能更好地品味生活的美好,领悟人生的真谛。
第四段(合韵): 却望来时路,微茫烟际城。
注释:诗人抬头望向远方,只见一片朦胧的烟雾笼罩着远处的城市。
赏析:最后一句是整首诗的收尾,诗人通过对来时路的遥望,以及烟雾中的城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