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湖南雁,春来又北飞。
亦知乡土异,不恋稻粱肥。
绝塞心先到,长河影渐稀。
玉关门外客,应待问征衣。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题要求对诗句进行逐句解释并赏析,注意要结合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子来分析。“万里湖南雁,春来又北飞”,这两句是说大雁随着春天的到来而从南方飞回北方,这是大雁的本能行为。但诗人却用“亦知”二字表明了他对这种自然现象的理解和感慨。因为大雁知道家乡的温暖舒适,所以它不会留恋南方那肥沃的土地,也不会依恋那里丰饶的水草。“亦知乡土异,不恋稻粱肥”,这句的意思是:也明白自己的家乡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乡土”指家乡),因此不愿意去享受那里的美味食物。“绝塞心先到,长河影渐稀”,这两句意思是:当雁群穿越辽阔的原野到达边塞时,它们心中早已想到家乡。当它们经过漫长的河流时,影子也渐渐地稀少了。“玉关门外客,应待问征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雁群飞越玉门关时,它们是过客,应当受到主人的问候;当它们飞过黄河时,它们是过客,也应该接受询问。
【答案】
译文:
在南国的湖南湖面上有一群大雁,春天到来的时候它们又向北飞了回来。
我知道我的故乡与众不同,因而不愿意去享受那里的食物。
越过边塞的时候,我的心早就飞到了故乡。
穿过长河的时候,我的影子渐渐稀少了。
作为客旅的我路过玉门关,应当受到主人的问候;
作为过客的我又飞过了黄河,也应该接受询问。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候鸟春归的情景。首联点明地点为湖南,时间在春天。颔联写大雁归乡的原因,是因为思乡之情。颈联写大雁飞临边塞,说明大雁已经习惯了北方的环境。尾联写大雁飞过中原,说明大雁已经成为了中原的居民。
这首诗通过对候鸟归乡的描述,表现了人们内心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