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凭湖画栋浮,苍茫城郭望中收。
烟含树色千家雨,槛送涛声六月秋。
云壑有情闲钓艇,风尘无梦到眠鸥。
主恩泉石容吾老,莫惜衔杯醉庾楼。
【注释】
- 烟雨楼:作者自号烟雨楼主人,此诗作于乾道六年(1170),时作者年四十七岁。
- 凭湖:倚靠着湖面。
- 画栋:雕饰华丽的楼房。
- 苍茫:迷蒙、迷茫。
- 望中:从远处看。
- 涛声:浪涛的声音。
- 闲钓艇:在船上悠闲钓鱼。
- 风尘无梦到眠鸥:梦中没有风尘,只有飞鸟在飞翔。
- 主恩:皇帝的恩典。
- 泉石:山水。
- 庾楼:即晋代庾亮故宅所在的南州宅,位于今江西南昌市西,后改称庾侯楼。
【译文】
高高的楼台傍湖而立,画栋飞檐浮在水面上,远远望去,迷茫的城郭尽收眼底。
烟雾笼罩着树木的颜色,像千百家的屋檐下,都滴落着雨点,槛外传来阵阵涛声,仿佛是六月秋天的波涛。
云壑之中有情的钓艇闲适,梦中也不见风尘扰攘,只有飞鸟在天空翱翔。
皇帝恩泽如同泉水石头,使我得以在此安度晚年,请不要吝惜美酒,尽情地畅饮于庾楼!
【赏析】
这首诗为干道六年(1170)作者四十七岁时所作。诗人当时因“论张浚用兵之失”被罢官居家乡。此诗写景抒情,借登阁远眺,抒发了对朝廷的无限忠爱与渴望。全诗写得清丽自然,意境幽深,语言工整,格律谨严,堪称宋诗中的佳品。
首联:“高阁凭湖画栋浮,苍茫城郭望中收。”起句写登山临阁,凭栏远眺,只见湖水波光粼粼,画栋飞檐,映入水中,宛如仙境一般,令人心旷神怡。颔联:“烟含树色千家雨,槛送涛声六月秋。”此联描绘出一幅水天一色,云雾缭绕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江南烟雨蒙蒙的美景,同时,又借涛声来表现了六月的炎热。颈联:“云壑有情闲钓艇,风尘无梦到眠鸥。”这联进一步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诗人通过云壑和鸥鹭的形象,展现了一种远离尘世、超然物外的意境。尾联:“主恩泉石容吾老,莫惜衔杯醉庾楼。”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他渴望再次被重用的强烈愿望。他希望自己能够在朝廷中继续发挥作用,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他也期待能够享受皇帝的恩宠和待遇,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