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城风急飏征袍,潮落天门万籁号。
槎泛银河浮蜃气,山衔紫塞卷秋涛。
月明午夜鲛珠泣,沙白晴空雁影高。
司马风流偏爱客,桃花羌笛醉蒲萄。
【解析】
本诗的译文:山海关,关城风急扬起征袍,潮落时天门响起万籁号。槎船泛在银河中漂浮如蜃气一般,山峦衔着紫塞卷起秋天的涛涛波浪。月明之夜鲛人泪流,沙白晴天高高雁影横飞。司马风流偏爱客,桃花羌笛醉蒲萄。
【答案】
关城——山海关;风急飏征袍——关城风急扬起征袍;潮落天门——潮落时天门响起万籁号。槎泛—槎船泛在银河中漂浮如蜃气一般;山衔—山峦衔着紫塞;秋涛—卷起秋天的涛涛波浪(或:秋波、秋浪); 鲛珠泣-月明之夜鲛人泪流;蒲萄——葡萄。
赏析:
全诗共六句,前两句是写景,“潮落天门万籁号”、“山衔紫塞卷秋涛”描绘的是一幅壮阔的画面:潮水落下天门,发出巨大的声响,山岭像被紫塞所包围,卷起汹涌澎湃的秋波。后四句是抒情,“鲛珠泣”、“雁影高”是诗人眼中的美景,但诗人却借景抒情:“司马风流偏爱客”、“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以“关城”为题,既写出了山海关的地理特征,又写出了诗人对山海关的热爱之情。“潮落天门万籁号”一句描写了山海关的地势险要,“帆樯林立,商旅往来”,这是山海关作为军事重镇的重要体现。“秋涛”一词则点出了诗人此时所处的季节和心境。
“舟楫争渡,帆樯竞上”一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争渡”与“竞上”两个动词,表现了诗人对山海关的向往之情和急切心情。“关城风急飏征袍”一句则是诗人对山海关的直接描写。诗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山海关的雄浑壮阔,也体会到了诗人自身的豪情壮志。
“槎泛银河浮蜃气,山衔紫塞卷秋涛”这两句话,是诗人对山海关景色的具体描绘。“槎泛银河”一句是对银河的想象和夸张,“槎船泛在银河中漂浮如蜃气一般”一句将银河比作河,而银河中漂浮着的“槎船”,就像是河中的小舟,这样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银河的浩渺无垠,同时也突出了山海关的壮丽景观。“山衔紫塞卷秋涛”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海关的景色,“山峦衔着紫塞”,紫塞指的是长城,“卷”字则表现出了山势的险峻。“山衔紫塞”一句中的“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山势险峻,一层则是说黄河的水波被卷起,形成了滔滔大河。“卷秋波”一词不仅形容了黄河的水势,同时也象征着山海关的气势。
“月明午夜鲛珠泣,沙白晴空雁影高”这两句是诗人对夜景的描绘。诗人用“鲛珠泣”这一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为诗人身处异地,思念远方的朋友,所以才会如此感慨。而“雁影高”则表明了夜晚的天气晴朗。
“司马风流偏爱客”这一句话,则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气质。“司马风流”一词,出自《世说新语·容止》,原话是:“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王右军曰:‘君风骨似柳,眼形似张”(《世说新语·容止》)。司马相如的风流倜傥,正是诗人所追求的境界。“偏爱客”,则表达了诗人喜欢结交朋友的性格。“桃花羌笛醉蒲萄”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