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沙碛古幽州,日落乌啼满戍楼。
万雉倒垂青海日,双龙高映白榆秋。
虎符千里无传箭,鱼钥重关有捍□。
自古外宁多内治,衣袽应轸庙堂忧。

诗句原文:

茫茫沙碛古幽州,日落乌啼满戍楼。
万雉倒垂青海日,双龙高映白榆秋。
虎符千里无传箭,鱼钥重关有捍掫。
自古外宁多内治,衣袽应轸庙堂忧。

注释解释:

  • “茫茫沙碛古幽州”:描述了辽阔的沙漠和古代的边塞城市。这里的“沙碛”指的是广阔的沙漠地带,而“古幽州”则是指历史悠久的北方地区。
  • “日落乌啼满戍楼”:描绘了傍晚时的情景,太阳落下,乌鸦在城墙上啼叫。这里的“戍楼”指的是驻守边疆的城堡或哨所。
  • “万雉倒垂青海日”:通过“万雉”来形容长城的雄伟,而“倒垂”则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 “双龙高映白榆秋”:用“双龙”比喻长城上的烽火台或烽火,而“白榆”则是边塞常见的树木,秋天时叶子变白。
  • “虎符千里无传箭”:这里的“虎符”是古代的一种兵符,代表军队的调动权,而“无传箭”则意味着没有战事或者战事已经平息。
  • “鱼钥重关有捍掫”:这里的“鱼钥”指的是用于锁门的大锁,而“捍掫”则表示防御坚固。
  • “自古外宁多内治”:指出历史上国家对外战争很少,但内部治理问题却很多。这里的“宁”意为平静,与“多”相对。
  • “衣袽应轸庙堂忧”:这里的“袽”是古代的衣物,而“应轸”则指响应或担忧。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朝廷的忧虑如同衣服上的补丁一样多。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山海关的描写,展现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边防的紧张气氛。诗人黄洪宪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边关的景象、军事的重要性以及对朝廷的忧虑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宏大的自然景观,也有具体的军事设施,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国家安定的深切关注。这种写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历史知识和敏锐的时代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