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桑耳役,画去挈远。
息意三年,风尊翠巘。
俎豆不乐,形生自晏。
贤知明扬,世心何浅。
【注释】庚桑楚:战国时楚国隐士。耳、远:耳朵、远望。 风尊翠巘(yǎn):山高而美,指名山。
【赏析】此诗赞美隐者高尚的品德和精神境界。诗人以“庚桑楚”自比,表明自己甘愿隐逸山林,与世隔绝。他虽远离尘世纷扰,但心志不移,依然关注社会。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贤明君主的高度赞扬,并认为他们的英明之举能够使人心悦诚服,从而体现出作者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批判。
庚桑耳役,画去挈远。
息意三年,风尊翠巘。
俎豆不乐,形生自晏。
贤知明扬,世心何浅。
【注释】庚桑楚:战国时楚国隐士。耳、远:耳朵、远望。 风尊翠巘(yǎn):山高而美,指名山。
【赏析】此诗赞美隐者高尚的品德和精神境界。诗人以“庚桑楚”自比,表明自己甘愿隐逸山林,与世隔绝。他虽远离尘世纷扰,但心志不移,依然关注社会。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贤明君主的高度赞扬,并认为他们的英明之举能够使人心悦诚服,从而体现出作者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批判。
【注释】: 1. 刹(shà) 讨三禅胜:在佛教中,禅宗的修行方法有顿、渐之分,顿者直指心性。“刹”是梵文音译,即刹那,指一刹那之间。三禅是指“定”、“慧”、“解脱”。胜,指超越。 2. 心含万有轻:佛家说,一切众生皆具佛性,但因妄想执着而不得解脱。心含有意无意之念。万有,指万法,即万法皆空。 3. 法云神辔逸:佛教中有说法,菩萨乘云而行,称为法云。神辔,比喻菩萨乘着如云的神驾。逸,超脱。 4.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描绘了诗人与明慧上人一起探讨佛法的场景。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妙境践幽嘉,纡襟共演车: - 解释:在深奥的境界中,我们一同行走,像是在一辆华丽的车上行进。这里的“幽嘉”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寂静之地,而“纡襟”则形容宽松的衣襟,暗示着从容不迫的态度。 -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将诗人和明慧上人在佛法中的修行比作一场华丽的旅程。他们共同探索深奥的境界,展现出一种从容
【注释】 皇宇:皇宫。戒金方:指太阳初升时,在东方的方位上。崇云:高高的云层。眺路:遥望。名花:美丽的花朵(此处借指佳人)。艳:美丽。芳草:长满青草的地方。度车:指从车前经过的地方。缥酒:一种酒。王孙:贵族子弟。游子:流浪在外的人。诸天:指天空中所有的星星。晃朗:明亮的样子。奏春觞:演奏春天的酒。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宴游情景的诗,诗人以“西山”为背景,描绘了宴席上热闹
【注释】 张仪部觞:张仪为战国时著名纵横家,善于辞令。朝天宫:指皇宫。西道院:西面的寺院。 绿殿枕丹丘(yín chuān):绿色的殿堂坐落在丹丘上。绿殿,绿色殿宇。丹丘,山名,这里指代山峰。 珠台:美玉制成的台阶或台阶。这里指宫殿的台阶。启宴游:开启宴会之游赏。 雨飞仙观午(mǔ):天空中的云像雨一般飞落下来,落在仙观的正午,即中午时分。雨,名词作动词用。 云入冶城秋(yě chéng)
诗句原文: 言访弥天秀,秋过兜率宫。 泄云留片白,西日抱斜红。 香室虚猊座,林檐戛翠风。 白头江榻影,何处倚支公。 注释: - 言访弥天秀:表达对东丘上人的仰慕之情,希望与对方一见如故。 - 秋过兜率宫:暗示秋天的凉爽气息,也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喜爱。 - 泄云留片白:形容天空中的云彩飘散,留下一片白色的痕迹。 - 西日抱斜红:描述夕阳西下的景象,夕阳的余晖洒在天际,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
【注释】 白发:指年老的发丝。鬓:指两鬓。鬓以从衰白,年华荏苒过:意思是说人到了老年,头发变白了,岁月流逝。 旧知愁畔长,今信客中多:意思是说以前在家乡时总是为忧愁而烦恼,如今在旅途中又常常为客居他乡而忧伤。 青镜翻销绿,芳春不上和:意思是说年岁已高,再也不能像年轻时那样,梳妆打扮,美艳动人了。 唯馀壮心在,看剑意如何:意思是说尽管年纪大了,但心中依然有一股豪情,想要重新拿上佩剑,去为国家效力。
宝光寺同门生辈一首(节选) 草暗芳阶色,风回绮树光。五霞薰席暑,一雨荐杯凉。 酒意添山老,云心切向长。吾徒有朱凤,竹下任留将。 注释: - 草暗芳阶色:形容庭院里草木葱郁,芳草覆盖着台阶。 - 风回绮树光:风吹过繁茂的树木,树叶摇曳发出光芒。 - 五霞薰席暑:五种颜色的霞光映照在席子上,带来夏日的凉爽。 - 一雨荐杯凉:一场雨过后,杯中的酒变得清凉。 - 酒意添山老
洗公方丈一首 双树开香域,诸空涌梵霞。 上贤谈有麈,高衲演成车。 法里无人我,门中绝悟遮。 道安欣与对,羲日近河沙。 注释: 1. 双树开香域:双树指的是菩提树,是佛教中代表智慧和觉悟的象征;香域则是指净土,即佛土,代表着清净和宁静。 2. 诸空涌梵霞:诸空指的是佛教中的“空”的概念,梵霞则是指佛教中的“色”的概念,两者都是佛教的基本观念。 3. 上贤谈有麈:上贤指的是修行者或智者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诗,描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翻译: 1. 松峤骖鸾地,青山集翠堂。 - 松峤:指的是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如诗中所言“松”和“峤”都是山的象征。 - 骖鸾:古代传说中鸾鸟可以载人飞行,这里形容山中的景色如同鸾鸟一般美丽。 - 青山集翠堂:指青山环绕,绿树丛中建有一座翠绿的堂子。 译文:山中的云雾如同鸾鸟般飘渺,青山环顾着翠绿的堂子。 2. 馔从霞户出
【诗句释义及译文】 夏日登吴王宫东道院一首 吴国馀台古,千年迹未磨。 烟华增柳润,云物助峰多。 贳酒登临举,邀琴啸傲过。 王墟芳草遍,长息览山河。 【注释】 1. 吴国馀台古:指的是吴国的旧台,历史悠久。 2. 千年迹未磨:表示这座旧台经历了很长时间的风风雨雨,但仍然保留着古老的痕迹。 3. 烟华增柳润:烟雾增加了柳树的美丽,使它们更加滋润。 4. 云物助峰多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对诗中各句的解释: 1. 老莱子(春秋时期的隐士):老莱子,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在这首诗中,他被比作高士,即品德高尚的人物。 2. 楚莱避纷:指老莱子隐居到楚国的莱地,远离了尘世的纷争。 3. 蒙阳寄耜:蒙阳,地名,位于今湖南岳阳市西南;耜,农具,用来翻耕土地。老莱子在这里用农具代替自己的身份,隐居生活。 4.
林类,字子高,东阳人。绍兴中,为国子司业,有声于时。 《高士传》:宋林处士子高,字子高,东阳人。 《世说》:王右军少时,与林公、许玄度、稽深道、许搀同载去游山,云:“嘉木有实矣,吾三人者可以树之。” 《晋书》:许询,字询叔,陈留人。 《高士传》:处士子高,字子高。 《晋书》:稽绍,字季先,吴兴武康人也。 《世说》:许掾好游山水,过吴市,见一人眠牛车上,从卧师乞钱。 《晋书》:谢安,字安石
荣启期 荣公何族,弗美身隅。 扬歌郕野,抚弦而嬉。 清言自宽,披吐宣尼。 契天符命,孤引东墟。 注释: ①荣公:荣启期,春秋鲁国大夫。 ②弗美:不美。 ③扬歌郕野:在郕野(地名)唱歌。 ④清言:高洁的言辞。宽:宽和,宽容。 ⑤披吐:敞开心扉,坦诚地说。宣尼:孔子。 ⑥契天符命:顺应天命。 ⑦孤引:孤独地引导。 赏析: 这首诗是《高士颂》中的第二十首,主要赞美了荣启期的高尚品格和智慧
【注释】 1. 伯阳:指老子。 2. 圣老:对老子的尊称。 3. 人貌:人的相貌,指人形。 4. 天行:指天道运行。 5. 寿经亿代:寿命经过千年万代。 6. 道冠群生:道德高于万物。 7. 龙:这里指《周易》。 8. 礼得:指《礼记》。 9. 书成:指《尚书》。 10. 西关:指西周时期。 11. 玄化冥冥:指玄妙的教化深不可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赞扬了道家的圣人老子
商容是老子的老师,他的思想在《道德经》中有体现。 老子曾说:我的变化像龙一样,乘风云而飞升。 我的身体将化为青牛,载我去往远方的道场。 我将传授后学,让世人受益无穷。 我将继续前行,留下教诲和规劝。 注释: 1. 商容大道,聃也之师:这是对商容的评价,认为他的思想和道法自然的理念相契合。 2. 形将蜕化:这是对老子的描述,说他的身体将要发生变化,就像龙一样,能够乘风而行。 3. 教庶琼遗
【注释】:弦高(人名):春秋时郑国良大夫,为智伯所逼,退守西城。 托迹迁贾:寄身于迁贾氏门下。 穆扬:秦国的国君秦穆公。 周:指晋国。 矫命犒师:假传君命犒赏军队。 阴:暗中。 纾国祸:解除国家的危难。 辞赏:不接受赏赐。 居夷:在边远地区。 弗顾:不顾忌。 赏析:此诗是《高士颂》中的第14篇,赞颂了一位名为弦高的贤者。他是一位有远见卓识、忠心耿耿的人。 诗的前两句写弦高与秦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