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社崇严祀典尊,四时亲荐礼弥敦。
圣诚感格神如在,国祚绵绵福庆蕃。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查形象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考生解答此题时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对每一联的关键字加以注释,最后附上赏析。答题时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即可。
(一)
①庙社:指帝王所祭祀的社稷神,这里特指国家。崇严:尊崇庄严。祀典:祭祀的仪式或典礼。尊:尊贵,崇高。②圣诚:指皇帝的至高无上的德行。感格:感动,使……产生变化。神如在:神好像还在眼前一样。③国祚:指帝王统治国家的时间,亦指国家的寿命。绵长:延续不断。福庆:幸福吉祥。蕃:繁盛,多。
(二)
①上句写诗人在梦中追想平日所见之景,下句写梦醒后的感慨。因:因为,由于。
(三)
①上句写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下句写诗人希望朝廷能广施仁政。
(四)
“庙社崇严”两句的意思是:国家有崇高的礼仪,祭祀神灵的盛典,隆重又庄重。“圣诚感格”两句的意思是:皇帝至高的德行感动上天,神灵也好像还在身边一样,所以国家的命运绵延不断,福寿昌盛,吉祥繁荣。
赏析:
这首诗作于南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诗人当时已年过半百,但仍心系天下,关心着国家的大事。《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是诗人在梦中追忆平日所见之事而成,其中六首描写了国家的政治状况,表达了他对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此诗即其一,表现了他忧国忧民、渴望恢复中原的心情。
首句“庙社崇严祀典尊”,开篇即点出国家祭祀社稷神的仪式非常尊崇,这是为了祈求国家的安宁和长久。第二句“四时亲荐礼弥敦”,说明皇帝每年都会亲自参加祭祀活动,并且这种活动非常认真、虔诚。第三句“圣诚感格神如在”,表明皇帝的至高无上的德行感动了神灵,神灵也仿佛还在身边一样。这几句描绘出一幅国家祭祀活动的画面,体现了国家的尊严与神圣。
第四句“国祚绵绵福庆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美好的祝愿。他希望国家能够延续下去,享受无尽的福寿与祥瑞。这里的“绵绵”与“蕃”都传达出一种延续不断、繁盛兴旺的意义。
本诗通过描绘国家祭祀活动的庄严场面来寄托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祈愿,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人通过自己的想象将国家比作神明,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皇帝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