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寂寂对洪山,晓起看山到晚间。
远树鸟栖樵子过,荒崖猿叫野僧还。
湖光岚色连天薄,涧水溪云映日闲。
天地旷然残照里,多情鹿豕共盘桓。

诗意解析

  1. 第一句“柴门寂寂对洪山”,描绘了一幅清晨时分,作者独自面对洪山的画面。 “柴门”指的是简陋的家门,“寂寂”表达了一种静谧、孤独的氛围。“对洪山”说明是直面洪山的情景,表现出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心情和态度。

  2. 第二句“晓起看山到晚间”。 这句描述了一天之中从早到晚都在观察和欣赏洪山的景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热爱和投入。

  3. 第三句“远树鸟栖樵子过”,描绘了山中鸟儿栖息在远处的树木上,而樵夫则经过这里的景象。 “远树”指的是远离村庄或城镇的树木,“鸟栖”意味着鸟儿停留在树上休息或筑巢,反映了大自然中生物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场景。

  4. 第四句“荒崖猿叫野僧还” 描绘了在荒凉的岩石边,猴子的叫声和隐士归来的情景。这两句通过动物的声音和人物的活动,增添了画面的生活气息。

  5. 第五句“湖光岚色连天薄,涧水溪云映日闲” 描述的是湖面和山间的雾气交织,以及涧水和溪云反射阳光的景象。这里的“连天薄”可能是指天空与大地相接的样子,给人一种空灵、宁静的感觉。

  6. 第六句“天地旷然残照里,多情鹿豕共盘桓” 表达了诗人在空旷的天地之间,看到夕阳下的鹿和猪悠闲地活动的景象。这里的“残照”指的是夕阳西下,为画面增添了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画面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洪山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中的“柴门”、“晓起”、“远树”、“荒崖”等词,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既有山水之美,又有人情之暖,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