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江声远,双林树色荒。
冻云封雉堞,绝嶂见僧房。
疏磬迟寒雁,遥帆下夕阳。
无生应可学,何处问支郎。

【注释】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长江边上。双林:即双岭,指山中的树林。雉堞(zhì dié):城上矮墙。绝嶂:陡峭高耸的山峰。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登北固山时所作。诗写登临所见所感,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首联“百折江声远,双林树色荒”。诗人登上北固山,首先看到的是江水百转千折地流向远方。而山上的树木却已显得十分荒凉。这两句诗描绘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气氛。

颔联“冻云封雉堞,绝嶂见僧房。”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景象。“封”和“见”都表现了诗人对景物的感受,“封”字表现了诗人对景物的想象,“见”字则表现了诗人对景物的直观感受。“绝嶂”指陡峭的高耸的峰峦。“僧房”是僧人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指代山上的寺庙。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冻云”、“雉堞”、“僧房”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赞叹之情。

颈联“疏磬迟寒雁,遥帆下夕阳。”继续描绘了北固山的自然景色。“疏磬”是稀疏的钟声,“迟寒雁”是指晚归的寒鸦。这两句诗通过对“疏磬”和“寒雁”等景物的表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尾联“无生应可学,何处问支郎。”“无生”指佛教用语,意谓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的存在。“支郎”是晋代人张华的号。这两句诗以反问的句式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北固山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