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良宵好,澄江一水平。
月华欺浅屿,零落点浮萍。
白白兼流涌,垂垂带树横。
村砧凄古渡,灯火伴孤檠。
字闪冥鸿过,虫惊腐草鸣。
沧浪今几夕,旷野百年情。
高阁凌霄霭,危峦切大清。
松声秋万壑,人拟到蓬瀛。

【注释】

三五:农历的初一、十五。良宵:美好的夜晚。澄江:清澈的江水。一平:像镜子一般平。浅屿:小岛。点浮萍:漂浮着的水草。沧浪:深秋江上。高阁:高大的阁楼。凌霄霭:云雾缭绕。危峦:险峻的山岭,指高山。蓬瀛: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的美称。万壑:山谷。拟:想望。

【赏析】

此诗描写中秋之夜宿于玄潭江上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人生感慨的深刻体悟。

首联“三五良宵好,澄江一水平”,开篇便以“好”字点明中秋佳节的美好时光,紧接着描写江面如镜,宁静而美丽。这既是实写,又寓含了诗人对美好人生的期许和珍视,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颔联“月华欺浅屿,零落点浮萍”中,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月光下江面的幽静美。月亮的光芒似乎能轻易地欺骗过小岛上的景物,使它们显得更加渺小,同时也映射出水面上飘散的水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颈联“白白兼流涌,垂垂带树横”,则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景象的层次感。这里的“垂垂”形容树木在月光下的影子,而“带树横”则暗示了树木随风摇曳的景象,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活泼。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尾联“村砧凄古渡,灯火伴孤檠”则是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来描绘夜晚的氛围。村中的捣衣声、江上的渔船灯火以及诗人孤独的心境,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使人不禁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江景之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与欣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的深沉思考和情感寄托,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