趺坐凌空并鸟宿,雷声隐隐来东麓。
须臾雨散银河净,月满岩头云满屋。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名篇《次韵东坡先生天池寺诗》之一。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以及注释和赏析:
一、诗句解读及注释:
- 趺坐凌空并鸟宿
- 这句描述了一个静坐冥想的情景,仿佛坐在虚空中,与飞翔的鸟儿一同栖息在高处。
- 「趺坐」指的是盘腿坐下的姿势,是一种修行时常用的姿势,表示一种心灵的平静和专注。
- “凌空”意味着超越世俗,达到心灵上的高度。“并鸟宿”则可能暗示着与自然融为一体,与天空中的鸟类共处一地。
- 雷声隐隐来东麓
- 这句描绘了雷雨即将到来的景象,雷声响起,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
- “隐隐”表现了雷声的模糊不清,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来东麓”说明雷声是从东方传来的,暗示着暴风雨将从东方开始。
- 须臾雨散银河净
- 这一句描写了雷雨过后的景象,天空中的云被雨水洗刷干净,银河般的光辉重新显现。
- “须臾”即片刻之间,形容时间短暂。“银河”在这里比喻天上的银河,象征着宏伟壮观的自然美景。
- “雨散”意味着雨已经停了,天空重新变得明亮。“银河净”则是说银河恢复了原有的明亮和清澈。
- 月满岩头云满屋
这句描述了夜晚降临时的景象,月亮高挂,云朵布满了整个屋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月满岩头”意味着月亮高挂在山崖之上,照亮了岩石,增添了一种壮丽的景象。“云满屋”则描绘了整个屋子都被云雾笼罩的景象,给人一种幽静、神秘的感觉。
二、译文:
在天池寺里,我效仿阳明先生的韵脚吟咏。
坐在空中,仿佛与鸟儿一同栖息;雷声隆隆,隐隐传来东麓。
顷刻间,雨过天晴,银河重现;月光如洗,照耀着岩头和屋宇。三、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夜晚景象。诗人以“趺坐凌空并鸟宿”开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接着,“雷声隐隐来东麓”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给人以震撼之感。然后,“须臾雨散银河净”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明亮的世界,感受到雨后彩虹的美好。最后,“月满岩头云满屋”则将这种美好推向高潮,使整首诗显得更加宁静而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