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山僧谁是主,山僧指点空中取。
空中无相亦无色,龙过山头行暮雨。
【诗句注释】
问:询问,探求。
道:指道教的修炼之道。
山僧:出家人,即和尚。
主:主宰者,领头人。
空取:空中取得,意即在虚无的空中得到启示。
相:佛教语,指事物的形象。
色:佛教语,指事物的色彩。
龙:神话中一种能变化多端的生物。
行暮雨:在黄昏时降雨。
【译文】
问道山上的僧人谁是主人,山僧指点我在虚空中获取启示。
虚空中没有形象也没有色相,龙从山顶飞过正行着黄昏时的大雨。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首句“问道山僧谁是主”,点明题旨,即向山中的僧人探求其对世界万物的看法;次句“山僧指点空中取”,则表明了诗人所探求的问题,即是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大问题。第三句“空中无相亦无色”,“相”和“色”是禅宗术语,指一切现象和本质。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禅宗看来,世界本没有固定的形象和色彩,一切都处于无相、无色的状态之中,而这种状态又是不可捉摸的,因此无法加以认识,只能由心灵去感悟,去体验。第四句“龙过山头行暮雨”,是写诗人在山僧指点下,领悟到禅宗思想后,心有所悟,便像龙一样飞过山头,在黄昏时降下一场大雨。这一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富有禅趣。全诗以问答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心路历程,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透彻,使人易于理解和领悟。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在禅宗的思想影响下,对佛家思想的领悟和感受。它体现了禅宗思想的特点,如主张“无相”、“无我”,提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等。同时,诗中的意象也极富禅味,如“山僧”、“龙过山头”、“暮雨”等都是禅宗常用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来表现禅宗的意境和思想。